1高切坡、深基坑监测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工程位于***......本合同段的范围为......,主要施工内容为防护堤工程和涵洞工程。本标段防洪堤线长为......,涵洞**座。基坑深度在4.1m-10.27m之间,高切坡高度在7.62〜39.13m基坑深度和高切坡高度详见下表。序号里程桩号基坑深度(m)高切坡高度(m)基坑长度基坑冋程相邻咼差备注前咼差后咼差110.2727.9644.4178.700独立区域27.9827.8930.7718104起点38.2322.4857.061854245.7217.745018725.555.9524.3150181.55.5464.4731.0150177.5411.57020.935018911.521.2扶壁式挡墙86.3639.1350.42167.821.21.797.832.9349.11169.51.713.1107.3128.6850182.613.18.41107.6271.091918.44.5扶壁式挡墙124.225.6789.02186.54.50134.125.2331.29186.504147.2227.4740.13182.544159.4132.1150178.540终占八、、由上表可见,本合同标段的高切坡和深基坑较多,深挖基坑和高切边坡普遍存在。大部分开挖段坡度较陡,局部地段的覆盖层较厚,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的开挖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二、监测内容本标段高切坡监测主要是指深基坑边坡和挡墙墙后开挖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马道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监测期间主要是土石方大开挖后到土石方回填完毕工期间,基坑施工和挡墙施工期间是观测的重点时间段。暴雨期间加强监测频率。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2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3、高切坡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观测桩观测边坡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三、监测实施流程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34四、监测资料(一)资料报送程序1、人工巡视记录表;2、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53、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4、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5、裂缝观测记录表;6、报警联系函(三)报警方法1、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2、报警流程(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超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提交监理工程师。五、监测技术要求1、人工巡视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6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况。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1)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2)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局部楔形体有无滑动现象;(3)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4)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2、裂缝监测(1)测点设置:裂缝一般产生在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人工巡视中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