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发展“十一五”规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让全市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为根本出发点,以建立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社会问题,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二、发展目标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组织,建立规范、充满活力的城乡基层组织;建立与和谐*建设相适应的基层民主制度、社会法治制度以及市场经济制度,整体提升*的制度水平和制度竞争力;建立有效控制基尼系数机制,保障全体*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建立稳定、平安、文明的社会秩序与环境;建立社会道德内在的操守机制和诚信为本的信誉机制;建立人文底蕴深厚、人与自然和谐、代际公平的*发展机制。三、发展重点(一)社会组织建设。一是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政治水平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提高市场主体依据政策信息自主决策能力。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夯实基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继续大力推行示范村组、示范社区建设工程,以点带面,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其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建设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多元投入为主体的机制,为社区管理的资金提供保障。鼓励兴办社区服务中心,加强社区文化站、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与社区运动场地建设。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三是建立符合民间组织发展规律的管第1页共5页理机制。根据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规范民间组织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在市区建设民间组织(社团)活动中心,为民间组织提供比较固定的活动场地。大力培育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的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发挥它们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使社会组织逐步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成为政府职能转移和公众参与管理社会的载体。(二)社会制度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继续搞好村民自治和村民委员会建设、城市居民自治和社区建设,规范农村“海选”机制,加强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和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其他民主制度的建设。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二是实行依法治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设法治政府。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健全地方法规和规章制度,重视乡规民约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乡规民约的制定与完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的制度和机制。推行重大决策听证咨询制度,凡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专家咨询、组织听证、社会公示、新闻监督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广泛的社会参与。完善市场准入的公平制度,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全面构建市场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完善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选人用人制度。完善公开招标制度。四是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围绕与人民群众社会生产、生活相关联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健全安全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要保证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住房安全、行路安全,保证人群聚集场所的安全、生产安全、学校安全、通信安全和网络安全,各种安全事故率控制在1%以内。(三)社会公正建设。在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制,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不合理的分配行为,打击非法收入,实施效率反第2页共5页哺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