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生物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强化新人教版选修11.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依据是()A.蛋白质分子与凝胶的亲和力的大小B.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C.蛋白质所带电荷的多少D.蛋白质溶解度的大小解析:凝胶色谱法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多孔的球体,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答案:B2.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A.防止血红蛋白被氧气氧化B.血红蛋白是一种碱性物质,需磷酸中和C.磷酸缓冲液会加速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D.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解析:利用磷酸缓冲液模拟细胞内的pH环境,保证血红蛋白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便于分离观察和研究。答案:D3.洗涤红细胞时,离心所采用的方法是()A.低速长时间离心B.低速短时间离心C.高速长时间离心D.高速短时间离心解析:高速或长时间离心,会导致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一同沉淀,得不到纯净的红细胞,进而影响血红蛋白的提取纯度。答案:B4.右图表示对某蛋白质溶液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相似于纸层析法分离色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上某些基团解离后可使蛋白质带电,电场中带电的蛋白质分子(或多肽)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B.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完全取决于其所带净电荷多少C.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基本取决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D.电泳结果表明溶液中蛋白质可能有两种,但也可能只有一种解析:蛋白质的氨基与羧基可发生解离,使其带正电或负电,在电场中发生迁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所加的SDS可完全掩盖蛋白质本身所带电荷,故其移动速度与本身所带电荷无关,而由其分子大小决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会使蛋白质水解成肽链,故结果所示可能只有一种蛋白质(有两种肽链),也可能是两种蛋白质。答案:B5.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或CO2的运输。请根据下面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回答问题。(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2)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________分离蛋白质。(3)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_____,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离血红蛋白时,由上到下第________________层是血红蛋白水溶液。(5)下面是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时样品的加入示意图,正确的加样顺序是______。(6)如果红色区带____________,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解析:(1)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凝胶色谱操作包括: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和洗脱。(2)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3)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上清液中没有黄色。(4)分离血红蛋白时,可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5)加样顺序是:调整缓冲液面、滴加透析样品、样品渗入凝胶床、再调整缓冲液面。(6)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答案:(1)血红蛋白的释放凝胶色谱柱的装填(2)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3)杂蛋白(或血浆蛋白)离心后的上清液中没有黄色(4)三(5)④①②③(6)均匀一致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