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早》我课堂导学案备课组:五年级主备人:朱礼霞审核人:落实时间:【学习目标】⒈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课前预学案】1.我朗读:大声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特别难读的句子做上记号。自我评价:★()★★()★★★()2.我书写:认读生字新词,抄写生字(《习字册》描仿临各一遍)。自我评价:★()★★()★★★()3.我明晰:全文八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自然段)第二段(2到4自然段)第三段(5到8自然段)4.我质疑: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有些什么问题想和大家讨论?(我的问题:)5.我拓展:1.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通过对访问三味书屋时所见、所感的描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2.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可谓著作等身。3.吴伯萧: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4.寿镜吾:寿镜吾(1849~1930),名怀鉴,又字镜吾,晚号菊叟,是鲁迅在三味书屋时候的老师,为人正直,尚气节,崇礼义,生活俭朴。5.三味书屋: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师从寿镜吾先生读书。三味的意思是: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书之味。【课堂导学案】活动一:展示预学成果读生字、新词、优美的句子、课文,比谁读的好。活动二:梳理课文脉络①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②按游览的顺序可以分为几段?概括段意。活动三:读课文,明方位。1.仔细读读课文:①弄清作者访问“三味书屋”的过程。②试着绘制“书屋”的坐向、位置及与梅园的关系。2.小组内初次展示,合作中加以完善。3.全班展示所绘“作品”,边展示边讲解。活动四:从“鲁迅”学惜时1.找出文中关于鲁迅的描写,读读想想,鲁迅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2.小组内讨论并合作写出惜时警言。3.展示各组惜时警言,全班评比优秀惜时警言。活动五:从“梅花”学鲁迅1.文中多处写了梅花。找出相关句段读读,感悟梅花的品格。2.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梅花与鲁迅有哪些相似之处呢?3.选派代表,全班交流。【课后检测案】一、看拼音写词语。shūcàiyùnzhìhǔpòbīngqīngyùjié()()()()niàngzàoshūshúlàméirùnzétòumíng()()()()二、组词。历()熟()趟()讯()厉()塾()躺()迅()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桂花()的三味书屋()的书塾()的读书声()的蜡梅()的寿镜吾先生四、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1.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_____,______,花瓣_____,像_______,很有点____________。2.鲁迅听了老师的批评后,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其实,他刻下的不只是一个“早”字,更重要的是___3.“致”的意思有:①集中于某个方面。②达到;实现。③招致。④精细,精密。⑤情趣。“韵致”中的“致”的意思是____。请根据其他的几种解释分别组一个词,按顺序写在横线上。五、收集一些劝人勤学惜时的诗句。1.2.3.4.六、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