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祖国统一大业》——亭中顾婷婷【学习目标引领】内容标准学习要求学习重点与难点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⒈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⒉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⒊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和民族自豪,增进海峡两岸是一家的亲情,强化国家统一的意识。⒈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祖国。⒉难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区别。【导入新课】【播放音乐,正式上课前】七子之歌闻一多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925年,闻一多先生当年怀着悲愤、期待写下这首流传至今的《七子之歌》。闻一多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等七个地方,当时都被西方列强霸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港澳台问题的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点击,看地图,让学生对三地的大致位置有个了解)。⑴点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多媒体】同学们非常认真地完成了“自主学习引领”,就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结构进行了很有质量的学习,完成了训练,美中不足的是【我有问题】部分,提出问题的同学占比不高,要努力哦!有关提出的问题与5个探究题有关的我们一并分析,其他一些在分析过探究题后,做些解答。现在我们将要看一看【自主研读】部分。本课的知识结构解读(见多媒体——间架结构图)⑵【合作与探究】分析。接下来,在此基础上,围绕合作与探究的五个问题展开。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统一之由)本目不作为本课重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简要介绍1、香港问题由来:回忆香港被英国侵占的过程(看地图)◆1841年强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租新界实质:中英国家之间的问题(殖民历史遗留问题,外交)2。澳门问题由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船遇风暴,需要到岸上晾晒货物,贿赂当地官吏,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可见,澳门问题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长期占据的结果。实质:中葡国家之间的问题(殖民历史遗留问题,外交)3、台湾问题的形成◆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二战期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归还台湾及其附属岛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内政】◆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合作探究1】: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有何不同?中国内政问题与殖民历史遗留问题。(一个是内政问题,一个是外交问题)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统一之策)【合作探究2】:“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提出的?1、背景:“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的。2、过程:⑴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⑵提出:20世纪80年度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背景:“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的。1949年,解放战争的胜利,蒋介石集团败退到台湾地区。1950年美国政府一方面侵略朝鲜,另一方面又派它的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干涉了中国的内政,给中国实现统一制造了困难。正是有鉴于此,党和政府决定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日益成熟。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率先表达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愿望,迈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第一步。和平统一方针确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将其付诸实践。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