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_______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教学课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体味精彩的语言。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学重点体味精彩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二、探讨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而雨果也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联军抢得有眼光、有头脑?作为一名法国人是不是该为自己的祖国发了一笔横财而高兴?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①——④段,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⑵有感情地朗读⑤——⑩段,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哪些是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1、雨果不帮着自己家的人说话,那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该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学生找出这些语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作适当引导。如: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学生讨论,明确:人类的立场。(这里有说,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人民的立场等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拓展作业四、布置作业2、提问:如果说,你们家有个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态度是什么?(教师的态度:会原谅他的,再给他一次机会。)是的,我们一般情况下肯定不会主动站出来去指证他。但是雨果却能,因为他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什么品质?教师结语:“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现在我们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感想。(100字左右)通过对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雨果的品质: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根据情况,可安排学生课堂完成,也可以布置为课后作业,准备在课堂上发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