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悟人间真情2、学习本文过渡自然的技巧,并加以运用。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从中感受至爱亲人之间的感情。教学难点:1、字词、插叙、语带双关的标题。2、理解课文在形式美及思想美。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多媒体播放《城南旧事》中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一段画面,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感知文意。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积累以下词语,多媒体显示:⑴辨读音:肿胀(zhànɡ)叮嘱(zhǔ)皱眉(zhòu)骊歌(lí)雇(gù)花圃(pǔ)⑵辨字形:玉zān(簪)花鸡毛dǎn(掸)子气xiūxiū(咻咻)4、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对文章圈点勾画,找出记叙的要素,理清文章的思路。5、教师选三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述课文。(注:教师暂且不做评价,学生能概述,初步感知文意的要求也就达到了)二、解析文章(一)情感美1、教师设计相关题目,指导学生品味赏析课文纯朴真挚的父爱,多媒体显示:⑴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⑵重点品读“我”赖床迟到一事,其中表现了爸爸什么样的情感态度?⑶请筛选小说中“爸爸”的语言,试品析它们表明了爸爸对女儿怎样的深情。2、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教师提示学生应从具体的事情中去感知,切忌架空分析,空洞说教。)3、任选几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点评,明确:⑴爸爸是个“严”在其外,“爱”在其内的可亲可敬的人。他让孩子到银行汇款,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能闯过去。爸爸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他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教师提示:要分析好爸爸这一人物形象,必须要认真阅读课文,从具体事情的记叙中,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中去感知,不要“管中窥豹”)⑵从爸爸不让“我”上学迟到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爸爸多年对子女的严厉管教,对子女真诚的爱。孩子赖床逃学,“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头拖起来”,抄起鸡毛掸子,“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这确是够狠的了。但出人意外,在“我”上学之后,爸爸竟到学校看“我”来了,“我走出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夹花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真是“道是无情却有情”。一个可亲可敬的“严”在其外,“爱”在其内的父亲形象在此时此地清晰可感,爸爸对子女纯朴、真挚而不加任何雕饰的父爱着实令人动容。⑶爸爸的语言有以下几句,如:“①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表明爸爸希望女儿勇敢,坚强,不被困难吓倒。“②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表明爸爸希望女儿自强、自立,并且要自己长大成人。“③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表明爸爸鼓励女儿,希望女儿不断锻炼自己,早日承担起照料家庭的重任。“④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表明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教师总结:文章写出了父爱的纯朴真挚,平淡而又醇厚,需要我们悉心品味。4、由学生推选一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美读课文,师生共同沉浸在文章浓浓的父女情意中。(二)结构美多媒体显示:1、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的,文章采用了插叙的手法,仔细读文章,看看文章中过去的事情是如何引出来的。2、写有什么作用。3、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的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但文中处处有伏笔。试对此进行分析。4、本文原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课文结尾重现了这句话。试结合全文进行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已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发言。教师酌情给予点拨引导。明确:1、文章时而写眼前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作者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