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两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伏尔泰对人类历史的卓越贡献,尤其是他在思想史上的贡献。2、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3、朗读练习,在朗读中受到自由、平等、和谐、和平、正义等思想的熏陶。教学方法朗读、置疑、讨论、合作、探究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难点: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因而很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很难激起感情共鸣。教学过程设计备注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激发探究兴趣伏尔泰逝世已经一百多年了,可百年之后人们还在纪念他。雨果说,他是永生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也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种矛盾关系是如何转化的呢?文中还说,“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伏尔泰,一个响亮的名字,他的光芒来自哪里,又撒向何方?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讲述伏尔泰的故事。(结合练习四)二、走进伏尔泰,与名人零距离,讲述伏尔泰的故事:卡拉事件、伏尔泰之死。(《用书P51-52》)二、调动积累,实现资源共享1.启蒙运动(《用书P53》)2.关于雨果3.浪漫主义文学史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表现理想来反映现实。即将理想的生活当作直接的描写对象,展示出一个存在于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补现实的不足。表现手法往往比较奇特,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热情奔放,格调高昂激越。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巴黎一个公正人家庭。学过法律,经过商,当过法庭书记和外交官员。知识渊博,著作丰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近百卷之多。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注音:陨落yǔn诅咒zǔzhòu弥留mí灵柩jiù诉讼sòng无聊liáo凌驾líng深邃suì睿智ruì蕴涵yùn怜悯mǐn恪尽职守kè污蔑miè鞠躬gōng五、(1)总的评价伏尔泰在历史上的非凡地位,世纪性的贡献。(2)崇高的礼赞(2-9)回顾历史,伏尔泰为被压迫的人类而孤军奋战。(10-12)赞美人格,伏尔泰具有睿智的微笑。(3)(13-14)总结全文,再次揭示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激励后来人。值得提醒学生的是,结构的划分不一定就一种,本文就有二分法(1-12节伏尔泰世纪性贡献;13-14,伏尔泰的时代意义。)和四分法。三、朗读练习,感受课文激情1、导读:《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良知的呼唤。那么,我们朗读这篇演说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启发学生回顾第五课学习时所讲的演讲知识)2、范读、听读、评读(听朗读带,学生试读,师生共同依据演讲的特点点评朗读情况)四、浏览课文,了解伏尔泰的伟大贡献1.思考:从雨果的演讲中,你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结合练习二)2.讨论归纳:(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讨论后归纳)(1)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两部分:一、是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用文中原话回答“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个使命”中的这个“职能”和“使命”具体指什么?),“教导人们走向自由”;二、是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追问:有这方面的例子吗?——第9节中举了他为西尔旺、蒙巴伊、卡拉斯和拉巴尔四个人斗争的例子。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看,这四人都是平民,在当时,平民受尽压迫和欺凌。伏尔泰为弱势群体抗争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