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博物馆讲解词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参观吉安市博物馆。一座城市的博物馆都是当地历史变迁的缩影,是人民智慧的凝聚,彰显着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魅力。吉安市博物馆也不例外。就从外观来看,刻着“吉安市博物馆”几个字的铜柱、阶梯两侧吉州窑瓷器图解、正门门框上的庐陵八景浮雕、还有头顶上火红色的斗拱造型以及待会进入大厅可以看到的杜鹃花标志,这些元素和吉安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各位随我开始参观,听我慢慢道来。吉安市博物馆一楼有三个展厅,序厅,青铜王国展厅和吉州名窑展厅。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厅,在我们眼前的是吉安市行政区划图。从秦始皇设置庐陵县开始,吉安已经有2200年的悠久历史。隋朝设置吉州,元朝元贞元年,取吉水、安福两州中各一个字,命名为吉安,寓意“吉泰民安“,吉安之名由此而来。2000年,原县级吉安市撤销,改为吉州区。玄关两侧其它的图示是吉安市下辖县市区的简介。吉安市共辖两区,分别是吉州区和青原区;一市,井冈山市;十县分别是吉安县、安福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永新县、吉水县、永丰县、峡江县和新干县。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就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商代,新干县大洋洲的青铜器皿,记载着一代文明。唐代晚期到元朝末年,吉州名窑的瓷品丰富多彩,种类多样。宋、明两朝,更是吉安经济和人文发展的鼎盛时期。吉安一直都享有“文章节义之邦”、“江南望郡”、“金庐陵”等美誉。到了近代,吉安是著名的红色政权诞生的摇篮;而今天,吉安的建设如火如荼,全市面貌日新月异。(各县市区简介可略)1、吉州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置庐陵县。汉高宗五年(公元前202)置庐陵郡。东晋咸康八年(342),郡治由石阳(今吉水县境内)迁入今吉安市城区孔家湾一带建郡城。历来为郡、府、地区、市治所。2000年8月,原县级吉安市撤销,改设吉州区。2、青原区: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析原县级吉安市河东镇、天玉镇,吉安县文陂乡、云楼乡、富田乡、值夏镇、新圩镇、东固镇,吉水县富滩镇等9个乡镇置青原区。2001年1月18日,青原区正式挂牌成立。3、井冈山市:宁冈古称“永宁”。元至顺年间(1330-1332)由永新州析出;井冈山市前身为1950年设立的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2000年5月,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井冈山市。4、安福县:古称“安成”、“安平”。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设县。唐武德七年(624)改称安福县。5、吉安县:古称“庐陵”。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设县。中华民国三年(1914)改吉安县,寓“吉泰民安”之意。全国“灯彩之乡”。6、泰和县:古称“西昌”。东汉末年建县。隋朝开皇十一年(591)改名泰和县,寓“地产嘉禾,和气所生”之意。7、万安县:南唐保大元年(943)设镇,因掘地得石符,上有“万民以1安”吉语,遂以“万安”为名,属龙泉县。北宋熙宁四年(1071),升镇为县。8、遂川县:初名“遂兴”,后改名“龙泉”。东汉建安四年(199)设县。中华民国三年(1914),为避与中心镇同名,以境内有遂川江得名,改称“遂川”。9、永新县:东汉建安九年(204)建县。由庐陵郡西昌县析置。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县。“永新”,即“永远除旧布新”之意。10、吉水县:隋大业末年(615-617)设县,由庐陵县水东11个乡分置。因境内赣江和恩江交汇处沙洲状若“吉”字,得名“吉水县”。11、永丰县:北宋至和元年(1054)设县,由吉水县报恩镇及云盖、兴平、龙云、永丰、明德5乡析置,以境内永丰乡得名,叫“永丰县”。12、峡江县:明嘉靖五年(1526)设县。因县治所在地巴邱镇是千里赣江极狭处,得名“峡江县”。13、新干县:古称“新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设县,以有淦水流经境内而得名“新淦县”。1957年,改为“新干县”。(介绍“东面”)穿过玄关,我们看到的是一盏具有吉安特色的“九龙灯“,在一座龙形的支架上,放着九盏青油灯,背后是一块砚台。在古代,青油灯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家族祠堂祭祀时使用,二是供学子读书;寓意风调雨顺、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