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途径和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树立尊师爱师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2.教学难点:领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领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课时安排】一课时【预习导学】一、给下列字注音。芸()榆()痣()褪()卜()磕()二、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给文章划分段落后找出本文的叙事线索。自读课文学法指导:如何来自读一篇以事写人的记叙文?阅读问题卡1.从文章的题目和体裁来看,你有什么问题?2.从文章的结构来看,你有什么问题?3.从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感情来看,你有什么问题?4.从文章的语言来看,你有什么问题?5.从文章的写作特色来看,你有什么问题?6.其他方面还有什么问题?1.从文章的题目和体裁来看,这是一篇以事写人的记叙文,可以从题目入手来看:写的是哪些事,表现的人物形象如何?从记叙文体裁的要求来看,可以根据记叙的要素梳理课文。2.从文章的结构来看,通过划出关键词关键句的方式,划出各段的中心句,找出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的重要语段,根据时间或地点的转换性语句,理出全文的结构。这篇文章的结构如何?3.从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感情来看,读文章最关键的是要读懂文本最主要表现的主旨,并且能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理解和领会。4.从文章的语言来看,对于语文的品味很重要,这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分三步走:一对字词进行品味。二对语段进行欣赏。三对文字进行拓展研讨。5.从文章的写作特色来看,写人的方法有很多,本篇文章在写人的方面又有什么特色呢?如何去借鉴?【教学流程】一、导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我们从顽皮稚童到青涩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都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他们虽然生活清苦,却关注祖国未来,心联学子之心;虽是一烛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从小到大有多少老师教过我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可是要把这种难忘表现出来还真不知从何说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一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自己最难忘的老师叙写得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投影:《我的老师》是作者为《教师报》而作,写于1956年9月29日。1959年收入魏巍的散文集《春天漫笔》,后又收入《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作者在原文中,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回忆了他小学的三位老师:凶狠无情的柴老师,温柔慈爱的蔡芸芝老师及严厉粗暴的宋老师,抒写了自己对蔡老师的挚爱,对柴老师、宋老师的畏惧。文章还特别点出,对于作者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蔡老师有着十分“有益的影响”。)(请同学们欣赏教参配套光盘素材中的电视散文《我的老师》。)二、分组交流、合作探究问题预设(按照课前自读预习要求,分组提问)。1.从文章的题目和体裁来看,你有什么问题?(1)我的老师——蔡芸芝先生是怎么样一个人?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分别用简短的话概括并找出每件事的要素?讨论后口头表述,表述的时候看学生是否能体现出事件、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表现的内容等。明确:①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我/有一次/教室/她的教鞭……/大伙笑了/表现温柔、慈爱)②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我们/课外/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生活,和对我的喜爱)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假日里/她女友家/认识了蜂王……/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知识,是朋友)④老师教我们读诗。(还记得,还能背。表现老师善于教学,培养我的文学兴趣。)⑤我们看老师写字,依恋老师。(写字的时候/都急于模仿/表现老师受学生喜欢)⑥老师排除小纠纷。(老师、我、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