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4、了解作者语言表达特点。学习作者用对比的方法来描写景物。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教学难点: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特点。教学准备:桂林山水的有关图片。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去游览?你最喜爱哪里的漂亮景色?(生回答)是啊,美的景色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今日,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板书课题)二、范读课文1、听完老师朗读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2、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三、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认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宝宝。2、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后面不理解的词语。3、你认为桂林的哪是最美的?用直线画出相应的句子。四、精读课文1、认读生字2、回答问题:1)、你认为桂林的哪是最美的?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桂林的山美(或水美)?(学生可能会回答善美或者是水美。)我相机指导学生欣赏课文内容。3)、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漓江的水的什么特点?(板书:静清绿)4)、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惊叹的语气。5)、范读,学生练读,指名有感情读。3、欣赏美景(漓江的水的图片)五、总结学法1、说一说我们在欣赏桂林水的方法是什么?1)、找出相应的语句。2)、总结桂林水的什么特点?3)、有感情的练读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欣赏桂林的水。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去欣赏桂林的山。六、自学课文七、老师检查学习效果1、配合板书山:奇秀险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欣赏桂林的山八、学习对比的方法。师: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漂亮景色,但课文却又向我们介绍了大海、西湖、泰山和香山呢?(学习作者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桂林山水的美,桂林山水的与众不同。)九、欣赏美景(欣赏图片)师生边欣赏山水边读课文:‘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现在你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了吗?进而指出桂林山水美如画。十、总结学法1、桂林山水的景色是美的,你最想对桂林山水说些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么?2、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写出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在写景的作文中也要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景物,使我们看到的景物能够体现在我们的笔下。篇二教学要求:1、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漂亮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方句及排比句。3、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4、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5、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教学难点: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掌握“啊”的读音。教学时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2、“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3、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二、自学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出示表格2、出示自学要求⑴读通课文,读准字音;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思考怎样给课文分段;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请用小圈圈出。3、检查自学⑴指名四人朗读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给文章分成四段。板书:总起分述总结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板书:水:静清绿山: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秀险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诗来总结文章。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