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学习目标】1.知道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基本史实,说出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史实,概述西周分封制的简况和作用。2.考察夏、商、西周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存亡,树立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解释历史事件的能力和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3.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认同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知道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之一。【预习导学】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分别回答下列问题)(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8-19页“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时间和人物:约公元前年,建立夏朝。2.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王朝,标志着中国的产生。3.禹的儿子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代替。夏朝最后一个王是,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二)商汤灭夏(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0页“商汤灭夏”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4.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战胜了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商朝曾多次迁都,到商王时迁到,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后人又称商朝为。商朝后期,最后一个王,是有名的暴君。(三)武王伐纣(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0页“武王伐纣”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5.周武王得到、等人的辅佐,日益强盛,公元前年,武王与商军在决战,商军倒戈,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定都,历史上叫做。(四)西周的分封制(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1-22页“西周的分封制”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6.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西周实行制。7.内容:(1)周王根据远近和,将和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的权力,建立。(2)诸侯据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并服从周王。8.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9.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厉王逃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史称。【合作探究】理解运用历史——体验感悟、讨论、互动探究一、预习反馈:组内交流预习中的不明白的问题,仍不明白的由组长汇总。二、探究交流:(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记》材料二: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些地名由来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1.材料一反映了夏朝时王位等的继承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怎样的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起了怎样的重要作用?3.材料二反映的制度产生了当时什么样的贵族等级?4.如果你是西周时期的一个诸侯,那么你应该向当时的天子尽怎样的责任?【达标检测】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史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2.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A.商汤伐夏B.牧野之战C.盘庚迁都D.武王伐纣3.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4.史书有载“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拓展延伸】“王位之争”——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选我的。想一想: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