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学习目标1、简述萨拉热窝事件出现的原因、经过及影响,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2、概述凡尔登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及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3、说说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归纳和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归纳历史资料的能力。4、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参战双方、战争结果。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如何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恐怖活动的区别,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学法指导图片观察法、信息归纳法、联系比较法。导学过程自主空间【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它发生在1914年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一个秘密组织成员普林西普开枪射死了斐迪南夫妇,普林西普被捕,一个偶发的事件引燃了一战的战火。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它发生与1916年,作战的双方是德国和法国。整个战役中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用以形容战争的残酷性。此战之后,德国进攻被制止,法国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3、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14年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结束于1918年,最后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4、第一次世界大战除了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性质以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共同探究】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为什么仍遭受西方列强欺负和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加以指导。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全面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归纳整理】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2、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3、时间:1914--1918年。马恩河战役4、西线的几个重大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最残酷)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5、加速战争结束的三件大事美国的参战各交战国家发生了革命(最主要)6、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7、影响:这场历时4年零三个月,卷入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结束,战争给交战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破坏。8、启迪: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应珍爱生命,爱好和平,远离战争。【拓展练习】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A、斐迪南大公视察波斯尼亚军事演习B、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半岛C、萨拉热窝事件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战2、.遏止了德军疯狂进攻,标志着法国军队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战争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役3、凡尔登战役对于交战双方意义重大,双方均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厮杀。此次战役中首次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是A.导弹B.轰炸机C.坦克D.毒气弹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知识结构,并用多媒体出示供学生参考。当堂检测教学效果,完成课堂教学在目标设计与达成检测方面的完整性。(教)学本堂课从设计到实施,充分的体现新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参与和活动,让学生自读全文,自己总结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框架,小组讨论交流。为学生创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后反思造宽松、活跃的自由表述空间,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自主学习、分组探究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才自始至终都牵引着学生主动地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从而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