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1节力[预学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教材导读]一、力是什么1、观察教材P80图5-1所示的几幅表现力的图,结合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力的现象分析:物体作用物体物体作用物体运动员举杠铃杠铃压运动员手推车车推手大象抱木头木头压大象推土机推土土推推土机起重机吊货物货物拉起重机2、思考:这些现象中,有几个物体?哪几个物体?哪几个物体受了力?它们有怎样的共同点呢?归纳以上现象中存在的共同点。3、得出结论力是对的作用,用字母表示,前面一个物体称为力物体,后面一个物体称为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4、想一想: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呢?你认为(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请你列举出生活中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的例子:(写出两个即可)。二、力作用是相互的根据图示填空:图甲中人拉重物,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图乙中重物拉人,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猜想:通过图示你认为力的作用是。阅读教材P81“实验探究”的内容,并按下面的要求去做一做,谈一下你的感受并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实例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人的感觉施力物体受力物体1用手打击桌面2两只手互拍3手拉橡皮筋4手提包结果;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了力,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加了。因此,力的作用是的。三、力的作用效果观察教材P82图5-3、图5-4并阅读“加油站”的内容,思考力作用效果又是什么?1、如图所示,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手压弹簧,弹簧会缩短;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会伸长。它们共同说明一个物理问题是:力能使。2、(1)物体由到,以及和的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2)观察图5-4思考:A运动员踢球,对球施了力,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B运动员用头顶球,对球施加了力,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守门员C接球时对球施加了力,球的运动状态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球在A、B、C三人力的作用下,什么因素发生了变化?)总结:力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也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自我检测]1、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有力存在,一定施力物体存在B、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物体间相互接触就会产生力D、物体间有相互作用才会产生力2、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茶杯与桌面之间力的作用有什么效果?3、排球运动员扣球时,球被打出去,这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扣球时,手会感到疼,这是由于手受到的作用,此时施力物体是,说明力的作用是的。4、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5、有下面的现象:穿了旱冰鞋的小孩推墙,他由静止向后运动;游泳的人用手向后划水,他会前进。根据以上现象可以得出两个共同的结论:(1)。(2)。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划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7、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到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④第2节怎样描述力[预学目标]1、了解力的三要素。2、了解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感受。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教材导读]一、力的三要素1、研究方法阅读教材P84“交流与讨论”的内容,填写下列空格。(1)在教材图5-7中,研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在研究的时候,应使和都保持不变。在物理学上,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2)在教材图5-8中,研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在研究的时候,应使和都保持不变。(3)在教材图5-9中,研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在研究的时候,应使和都保持不变。2、实验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