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比热容知识与技能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热现象。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不同。2.通过“想想议议”用算术法计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有关计算。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第1课时比热容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新疆地区,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早穿皮袄午披纱,夜围火炉吃西瓜。”为什么新疆有这样奇异的景象?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能很容易解释这些疑惑。自研互学生成新知自主阅读教材P11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实验: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__水、食用油、钟表__。实验方法: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时,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实验步骤:1.将100g的食用油和水分别装入两个同样的玻璃杯中。2.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以相同的方式加热,并使用同规格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温度,记下食用油和水的温度每升高10℃、20℃、30℃所需要的时间,将记录的数据填入表中。实验数据:物质质量/kg温度升高10℃所需时间/min温度升高20℃所需时间/min温度升高30℃所需时间/min食用油0.1水0.1分析与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__不同__。升高相同温度时,需要加热时间越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__越多__。自主阅读教材P1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物理学中引入了什么概念?具体是怎么定义的呢?答: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3.夏天,当你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你会发现,岸上的小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B)A.水比小石头的温度变化大B.水比小石头的比热容大C.水比小石头吸收的热量少D.水比小石头的比热容小4.水的比热容为多少?其含义是什么?答:c水=4.2×103J/(kg·℃),其含义是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5.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还有其他什么应用吗?答:①调节温度;②作为冷却液或取暖剂;③北方楼房的“暖气”;④降温时,傍晚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对秧苗可以保温。对学:分享检测1~5题。①对子间相互检查独学成果,并用红笔给出评定等级。②对子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不能解决的疑问。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存在的疑惑,并解疑。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讨论,并帮助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生成能力方案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需要控制哪些物理量相同?为什么要选择规格相同的加热器?实验中是如何比较吸收热量多少的?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