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目标】1.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张仲景、华佗。2.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分析蔡伦造纸术的优点。3.通过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许多科学成就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振兴中华的民族使命感。【自主学习】秦汉文化成就表科技领域时期人物成就麻纸造纸术数学医学【合作探究】探究一:图说历史——蔡伦改进造纸术材料一材料二(1)结合材料一,说出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缺点?(2)材料二中的书写材料是什么?出现在何时?有什么样的历史价值?(3)是谁改进了造纸术?他使用什么原料进行造纸?结合课本“汉代造纸示意图”说明造纸的过程。(4)他改进的造纸术有什么特点?这一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探究二:图讲故事——华佗和张仲景1.图中正在进行手术操作的历史人物是谁?反映了他在哪一方面的成就?除此之外,他还取得了什么成就?2.在这一时期,医学方面还取得了什么成就?3.史书记载,华佗读了《伤寒杂病论》后高兴地说:“这真是救人的书啊!”可208年,华佗还是被曹操杀害了。想一想,华佗说过这句话没有,为什么?探究三:思维冲浪——拓展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国外的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从纪元开始,中国领导世界的技术,直到大约公元1600年。”1.请列出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至少四项)。2.我国秦汉时期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怎样才能保持科技成就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提出几条这方面的建议。【自学检测】1.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概念,下列哪一个人的发明过程体现出了这一概念的特点()A.黄帝B.扁鹊C.张衡D.蔡伦2.下图所示器物,在古代能测定地震方向的是()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8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汉墓1座。这座汉墓是汉景帝时期的。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如图),纸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薄而软,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黄色,现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沾满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请回答:(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你知道这张纸是在哪里发现的吗?(2)什么事件后,纸才得到普遍的使用?请你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有哪些?(3)请完成下面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把相应的字母填入到方框中即可。A.龟甲、兽骨B.竹木简C.青铜器D.纸E.陶器→→→→(4)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参考答案【自主学习】秦汉文化成就表科技领域时期人物成就麻纸西汉早期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东汉《九章算术》医学东汉华佗“麻沸散”“五禽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合作探究】探究一:图说历史——蔡伦改进造纸术(1)陶器、甲骨、青铜器、竹木简、帛等。不易书写;笨重,不易携带;贵重等。(2)麻纸。西汉早期。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3)蔡伦。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过程:①把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进行漂、洗、浸。②用草木灰除去原料中的油脂、色素。③把原料捣碎、煮烂。④把原料捣成细纤维,并放入水池搅成纸浆。⑤用模具捞取纸浆,并晒干使之成型。⑥码放成叠。(4)特点:原料便宜且易于找到,质量高易于推广。意义: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探究二:图讲故事——华佗和张仲景1.华佗。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2.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3.华佗没有说过这句话。因为张仲景在205年才开始写《伤寒杂病论》,而且写此书用了很长时间,而华佗208年就被杀了。加之当时纸张使用并不普遍,更没有印刷术,所以,华佗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此书。探究三:思维冲浪——拓展提升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东汉时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术。(2)东汉时的《九章算术》,其中的某些内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