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通过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学习分析战争胜负原因的方法,培养分析相似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曹操的评价,学会正确、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3.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不过是其中的小插曲,分裂中孕育着统一。三国经济的发展,为后来新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边填边在课本上画出相关的关键词、重点句,大、小字,图、文结合)(一)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兵力结果作用特点(二)三国鼎立政权名称时间创建者都城(今名)魏蜀吴1.曹魏重视农业发展,大力兴修;2.孙吴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到达夷洲,即今天的。3.蜀汉在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三国后期,实力增强,魏灭蜀。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一壶“浊酒”论英雄】(1)曹操答记者问记者:您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成一败,其原因有哪些?曹操:(2)材料一图1曹操赤脚迎许攸图2曹操咏志诗《龟虽寿》材料二(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材料三(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屯田,实力不断增强。——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通过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操的作为,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历史都付笑谈中】学习本课后,某同学发言说:“统一是历史的主潮流,东汉是统一政权,而后的三国是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倒退。”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观点。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在魏蜀吴统治者的努力经营下,三国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你认为当时统治者要具备哪些品质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四、构建知识网络(本课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二三四五,你找到了吗?)1.一种局面:2.二(两)大战役:3.三分天下:4.四个人物:5.五个时间:五、巩固检测1.文武皆秀的齐鲁大地,有崇武尚勇的风气和重视兵学的传统,在5000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了璨若群星的诸多军事名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齐鲁英才们各为其主,在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其中,诸葛亮(今山东临沂人)促使刘备与孙权结盟,在中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城濮之战2.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相关人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①官渡之战——刘备②赤壁之战——曹操③官渡之战——袁绍④赤壁之战——孙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今日襄阳因文化而立,必将因文化而兴。昔日襄阳因历史悠久,才会有人杰地灵。襄阳的古隆中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A.曹操B.刘秀C.孙权D.诸葛亮4.《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5.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6.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A.吴国B.辽代C.北宋D.元朝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1)这是什么时期谁对当时形势的分析?(2)“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什么?(3)“然操遂能克绍”是指哪一年的什么战役?(4)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参考答案一、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