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学习目标1、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2、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法、阅读法、故事竞赛法导学过程自主空间【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科学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创造的新热潮,主要包括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工具的出现、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此后,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3、爱迪生是美国人,发明了电灯留声机、蜡纸,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4、由于使用电力,各工业部门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共同探究】1、材料一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历史》材料二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英国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学生结合导学案中的知识线索,自己从课本中找出基本知识,并在课本中做好标记。之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注意现实社会与历请回答:(1)为什么在19世纪下半期能够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①政治制度趋于完善,资本主义统治得到巩固②经济繁荣③自然科学的新突破(2)这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特点是什么?表现:4个新特点:以电为核心;(3)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对我们有何启示?2、“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爱迪生:发明:电灯、留声机、油印机、蜡纸、蓄电池。(2)、他取得成功对我们有何启发?【归纳整理】1、条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家的潜心研究2、理论:电磁感应原理3、实践:一系列发电机、电动机的出现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电力、石油)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内燃机、电灯、电车)4、突破的领域: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汽车、飞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电报、有线电话)5、影响:19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6、电的发明与应用有何重大意义:【拓展练习】1、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发明了耐用的电灯泡的科学家是A.瓦特B.西门子C.爱迪生D.卡尔·本茨2、19世纪晚期,生活在美国的彼特可以用下列哪种方式与在欧洲的亲人联系A.无线电报B.无线电话C.网络D.可视电话3、19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进入A.电气时代B.蒸汽时代C.信息时代D.原子能时代4、在发明的过程五味历尽艰辛,为了寻找灯丝,他曾经试验过数千种材料,为了试制一种新的蓄电池,他曾经失败过8000次,最后获得了成功,这位科学家是()A富兰克林B爱迪生C.格雷D卡尔史知识相联系,善于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谈古论今,由今及古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这种现实感和时代感,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价值。通过课堂检测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矫正,适时给予合理的评价。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5、爱迪生有这样一句话格言: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你认为这句话对你的学习有何帮助?(教)学后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了深掘教材,敢于创新,如本节课核心围绕着“电力的广泛应用”这一重点展开,问题贯穿了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