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班级-----姓名1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在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2声速跟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通过学习活动,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掌握初步的物理研究问题方法。3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学习容预习形成一、声音的产生1、观察图2.1-1四幅图回答:第一幅图中优美的琴声是琴弦_________发出的;动人的歌声是声带_________发出的;第二幅图中震耳欲聋的瀑布声是水的_________发出的;第三幅图中电动砂轮的噪声是砂轮_________发出的;第四幅图中蟾蜍鸣叫是鸣囊_________发出的;图1-2中雄蝉鸣叫是靠腹部的发音器来________发声的、而蚊子的“叫”声是靠_________的_________发出的。由此可见:物体发声时共同特点是:它们都在_________,声音就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___________。2、敲锣、敲钟,锣声、钟声余音不绝,是因为虽然停止了敲击,但它们仍在_______。用手快速捂住锣面,锣声迅速消失,说明_________停止发声停止。3、有些物体振动现象不明显,例如敲鼓时鼓面在振动,几乎看不见,你用什么办法让大家看到呢?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2、声音可以在、和中以形式传播。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不可以直接交谈,只能通过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宇航员看到陨石落到月球表面就像演无声电影一样。说明________不能传声!正因如此,月地之间的距离可用激光测定,但不能利用声波测定。合作展示三、声速1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要过一会儿才能听到回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声音传播的快慢用--------描述。它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2、观察分析“小数据”有哪些发现?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_______,②同种介质中声速与_______有关;③_______传声最快,其次是_______,再次是_______。3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些现象说明什么?四、回声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便形成了_______。人耳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_______,所以我们要听到回声离障碍物至少_______米。2、利用回声可以测量与障碍物之间的______和海水的________.检测反馈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诗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能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撞击发生了,声音以的形式在中传播并进入客人耳中。2、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音叉会溅起水花,这表明了。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听到雨滴打到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的“哗哗”流水声4、将耳朵贴在装水的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说出其中的道理?5、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A.减弱回声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C.增大声音的频率D.增强响度6.为什么在室内讲话感觉比旷野响亮?学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