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一、题组训练一(问题习题化)1.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十—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A.实事求是B.科教兴国C.四项基本原则D.改革开放3.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A.农村B.城市C.沿海D.西部4.“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什么政策的生动写照()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减轻农民负担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6.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A.广州B.深圳C厦门D.上海7.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8.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二、知识点梳理1、伟大的大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召开:____年底,在____召开。内容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思想路线:_________政治路线:_________组织路线:_________民主与法制建设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立法建设修改宪法:新增加的法律: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农村(___)首先开始地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___)时间:______;重点:_________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对外改革起步:经济特区的建立最早:________最大:________作用:________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外开放的格局:____________________2.3.三、题组训练二(知识网络化)1.“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年来,它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材料描述的城市是()A.厦门B.深圳C.珠海D.汕头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5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1周年。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风华正茂立志报国】1919年5月开始,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邓小平与同学一起参加抵制日货、声讨卖国贼的活动。(1)“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推动作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前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之间占据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2)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哪些因素促成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3)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这给我们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二大:____________十三大:____________十四大:____________十五大:____________建设有中国特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