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静电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进一步认识分子的构成,分类。(2)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3)通过摩擦起电实验,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一、教学目标【课前准备】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了呢?还可不可以再分?2、比如水分子H2O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CO2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组成的。既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呢?3、[摩擦起电实验]:(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可以吸引小纸屑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什么?(摩擦可以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4、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丝绸带负电荷,玻璃棒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可以吸引小纸屑。5、(1)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与此类似呢?(2)既然原子是不显电性的,为什么摩擦能起电呢?6.(阅读课本P30)得出:[结论](1);(2)摩擦起电的原因:。【训练检测】1.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依靠摩擦,使,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电荷。2.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A.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B.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C.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D.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3.关于电中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负电荷抵消B.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C.正负电荷转移D.得失电子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5.两个完全相同的极轻小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球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是()A.带电小球向不带电小球靠近B.不带电小球向带电小球靠近C.两小球互相靠近D.两小球互相排参考答案:1.电子发生了转移;负;正;等量异种。2.A。3.B。4.D。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