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热力环流__掌握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应用__(一)热力环流的形成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2.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3.形成过程: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1)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造成,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垂直运动空气受热上升,冷却下沉水平运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3)三个关系:①温压关系:下垫面热低压,冷高压,即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热的地方形成低压。②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③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性质相反。正确理解上述三个关系,要特别注意:无论是近地面还是高空,高压和低压总是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对而言的,而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气压也降低。(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成因示意图:(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2)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成因示意图:(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2)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3.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图:(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海陆风、山谷风的风向变化实质上不在于白天还是晚上,而在于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温度对比关系。不同的下垫面之间,只要存在热力性质差异,就存在气温差异,就会形成热力环流。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回答1~2题。1.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原理是()A.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B.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C.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D.不同物体的比热容差异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B.乙气流为下降气流C.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出空气隔层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解析:1.B2.B第1题,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是利用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原理,室内地面的直接热源不是太阳辐射,而是集热墙的热辐射;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也是集热墙的热辐射。所以选B。第2题,白色吸热效果最差,黑色吸热效果好,所以集热墙可能为黑色;乙气流为下降气流;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入空气隔层;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所以选B。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据此回答3~5题。3.读图可知()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4.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则()A.热力环流的方向整日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5.下列图中与15:00水库东西两侧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是()解析:3.B4.C5.C第3题,根据气温分布曲线可知,3:00东西两侧气温较低,水库中心区的气温较高;15:00水库中心区的气温较低,东西两侧气温较高,所以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第4题,白天,水库比热容大,升温慢,气温较周边地区低,形成下沉气流;周边地区升温快,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气流由水库流向四周。夜晚,水库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周边地区降温快,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流由四周流向水库。第5题,15:00近地面水库中心气温低,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等压面向下弯曲。东西两侧近地面气温高,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等压面向上弯曲。下图为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图1)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据此完成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