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1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江苏高考)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解析:果酒制作用的是酵母菌,酵母菌发酵时,最适温度在18~25℃;制果醋时用到的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制腐乳时主要用的菌种是毛霉,其最适温度在15~18℃;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答案:D2.(·江苏高考)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④过程是果醋制作中乙醇氧化为醋酸的阶段。①过程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①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③过程和④过程都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①、②、③过程是果酒制作的阶段,其适宜的温度为18°~25°C,④过程是果醋制作的阶段,其适宜的温度为30°~35°C。答案:C3.变酸的葡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面有一层白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B.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丝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解析:酿酒时如果密封不严密,就会使好氧的醋酸菌繁殖并在表面形成白膜;同样道理制作泡菜时密封不好,也会使酵母菌在泡菜坛的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白膜;而腐乳制作需要的主要是毛霉,毛霉的菌丝会在豆腐块的表面形成致密的一层皮,使腐乳容易成形。答案:C4.用带盖瓶子制作果酒(如下图)时,每隔一段时间(一般为12小时左右)要对瓶盖进行一次操作,下列关于操作及作用正确的组合是()A.拧松进入空气B.打开进入空气C.拧松放出CO2D.打开放出CO2答案:C5.在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A.无氧、有氧、无氧、有氧B.有氧、无氧、无氧、有氧C.无氧、有氧、有氧、无氧D.有氧、无氧、有氧、无氧解析:果酒制作需要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为酒精;果醋的发酵需要醋酸菌,该菌是需氧微生物;泡菜发酵需要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细菌;腐乳生产需要毛霉,毛霉是需氧的真菌。答案:A6.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制作美味的食品,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酿造葡萄酒时一定要完全隔绝空气才能使葡萄汁变成葡萄酒B.利用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原理,能把果酒加工成果醋C.馒头中的孔泡是由于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CO2,蒸馒头时CO2受热膨胀形成的D.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解析:酿造葡萄酒时,初期要通入一定量的氧气,使酵母菌繁殖而增大数量;B项中是醋酸菌的作用;D项中腐乳和泡菜分别利用了毛霉和乳酸菌的作用。答案:C7.右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的醋酸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的影响,试问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A.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B.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C.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D.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故对应于曲线a;乳酸菌为厌氧型,随O2浓度增加,呼吸逐渐被抑制,对应于曲线c;醋酸菌为好氧菌,随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增加,对应于曲线b。答案:A8.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的操作中,用不到的试剂是()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B.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C.氯化镉和氯化钡溶液D.双缩脲试剂解析:A、B项中两种试剂是制备标准显色液时必备的,C选项中的试剂是制备样品处理液时提取剂的成分,该实验不需双缩脲试剂。答案:D9.用于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