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2节:新授课《运动的快慢》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2.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及相关变形式;3.知道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4.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其速度的计算方法;【重点】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难点】速度的计算基础知识〖本部分为大纲要求识记并掌握的部分,是你提高与应用的基础〗(请同学们在认真阅读课本的前提下完成下列问题)1.比比谁的办法多: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这两人谁骑的快?说出你的比较方法来。2.速度的定义式和变形式由速度的定义,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我们很容易得出其定义式,为:v=。根据定义式推出计算路程的变形式为s=,计算时间的变形式为t=.记牢这三个计算式.3.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s的单位是,t的单位是,则速度的国际单位是,如果s用常用单位km,t用常用单位h,则v的单位是.你可以根据各相应单位的换算值求出m/s和km/h的换算关系.看看你和我的计算结果是否一样.1m/s==km/h=3.6km/h则1m/s=3.6km/h由换算关系可以看出:m/s比km/h这个单位大.4.什么是“频闪摄影?回答课本想想议议的问题。5.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它有什么特点?6.什么叫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牛刀小试7.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1)一位运动员跑100m用了12s,他的速度是多少?解:v=()==()m/s.(2)小明骑自行车时的速度可达到5m/s,如果他从家骑到学校要用10min,他家到学校有多远?解:由v=变形得:s=()=5×()×()=3000m(3)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6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少时间?解:由v=变形得t===()h(4)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2∶3,通过路程之比为1∶2,则甲、乙运动时间之比为多少解:由v=变形得:t=t1∶t2=∶()=.(5)如图11-20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和(2)B.(2)和(3)C.(2)和(4)D.(1)、(2)、(3)和(4)【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物理量应从哪几个方面下手我们接触到一个物理量时,要想全面地了解它,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1.物理量的物理意义物理意义是指这个物理量表示了什么,或者说含义是什么.例如,功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密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多少.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等等.2.物理量的定义物理量的定义是指在物理学中我们给这一物理量所下的定义.例如,功率的定义为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速度的定义为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等等.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地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通俗地说,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都不改变.反之,速度大小和方向中只要有一者是变化的,这样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图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