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的外交建树(中国以的外交姿态登上外交舞台)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提出的背景:①根本原因:废除,维护。②促进因素:A的胜利和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B结束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新的。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b社会主义越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形成世界体系;c亚非拉许多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相继赢得了民族独立;2.外交的内容:①“”:不承认国民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过去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最能体现)②“”: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在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③“”: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阵营一边。④团结世界各国人民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与17个国家建交,迎来第一个建交高潮①先是同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建交②同、、瑞典和瑞士等建交③、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④最突出的成就:和毛泽东、周恩来访问并签订《》2.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原则的提出①时间:年12月②人物:③内容:A1953年提出“、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原则。”B1954年提出“、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原则。④历史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3.中国第一次以身份参加会议①时间:年4月②地点:日内瓦③代表:英、法、美、苏、中④经过:会议讨论恢复问题和问题⑤结果:达成了《》⑥历史意义:这是新中国首次以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4.参加会议,提出“”方针①时间:年4月②地点:印尼的③特点:这是第一次没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的崛起。④会议上中国代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A背景:面对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B同:亚非国家都曾受到侵略,刚赢得民族独立,都面临着与发展问题。C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⑤历史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建立了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