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粒子的波动性4概率波5不确定性关系[目标定位]1.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其对立统一的关系.2.了解德布罗意波和概率波,知道它们都遵循统计规律.3.会用不确定性关系的公式分析简单问题.一、光的波粒二象性概率波[问题设计]1.什么现象体现出了光的波动性?什么现象体现出了光的粒子性?答案大量光子在传播过程中显示出波动性,比如干涉和衍射.当光与物质发生作用时,显示出粒子性.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2.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矛盾吗?答案不矛盾,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要点提炼]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2)光子的能量ε=hν,光子的动量p=h/λ.(3)光子既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的特征;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2)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起主导作用;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由波动性起主导作用,因此称光波为概率波.(3)光子的能量与其对应的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描述波动性特征的物理量,因此ε=h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1(4)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二、物质波概率波1.任何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相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又叫德布罗意波.物质波波长、频率的计算公式为λ=,ν=.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的动量太大,德布罗意波长太小的缘故.2.德布罗意假说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推广,即光子和实物粒子都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即具有波粒二象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物质波.3.物质波的实验验证(1)1927年戴维孙和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从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2)人们陆续证实了质子、中子以及原子、分子的波动性,对于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ν=和λ=关系同样正确.4.经典的粒子和经典的波(1)经典粒子有一定的质量和空间大小,遵循牛顿运动定律,在任意时刻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在时空中有确定的轨道.(2)经典波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频率和波长,即具有时空的周期性.5.概率波(1)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是光子自身固有的性质,光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可以通过波动的规律确定,所以,光波是一种概率波.(2)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对于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单个粒子的位置是不确定的,但在某点出现的概率的大小可以由波动的规律确定,而且对于大量粒子,这种概率分布导致确定的宏观结果,所以物质波也是概率波.三、不确定性关系1.单缝衍射现象中,粒子在挡板左侧的位置是完全不确定的,即通过挡板前粒子的位置具有不确定性.2.单缝衍射现象中,粒子通过狭缝后,在垂直原来运动方向的动量是不确定的,即通过挡板后粒子的动量具有不确定性.3.微观粒子运动的位置不确定量Δx和动量的不确定量Δp的关系式为Δx·Δp≥,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24.不确定性关系告诉我们,如果要更准确地确定粒子的位置(即Δx更小),那么动量的测量一定会更不准确(即Δp更大),也就是说,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也不可能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只能通过概率波的统计规律描述.一、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例1对光的认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B.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解析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表现为粒子性,光的传播表现为波动性,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质属性,频率高的光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波动性强,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时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