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知识梳理主题一隋唐时期的政治和经济1.隋朝兴亡:(1)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____年,统一南北。(2)灭亡:_______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亡。2.盛世唐朝:(1)盛世局面。在位皇帝主要措施盛世局面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如重用敢于直言的______________武则天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___________________唐玄宗重用人才,整顿吏治,重视生产,提倡节俭_________(2)盛世经济。①农业发展:农民创制新的农具_______和灌溉工具_____。②手工业发达:陶瓷业以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_______最为有名。③商业繁荣:_____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内分为___(商业区)和___(住宅区)。3.科举制度:(1)创立:隋文帝开始用_________的方法来选拔官员。_______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2)完善。①唐太宗:扩充了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武则天:创设_____和武举。③唐玄宗:_____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3)影响:改善了_________,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主题二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1.民族关系:(1)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________”。(2)吐蕃概况: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_________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定都逻些。(3)唐蕃关系。①唐太宗时,把_________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②8世纪初,唐朝把_________嫁给尺带珠丹,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2.对外交往:国家概况与日本的关系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_______时,_____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并主持设计唐招提寺与印度的关系贞观年间,_____西游天竺取经。写成《____________》,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二、难点突破1、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2、唐朝对外交往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中考对接练1.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程建筑有()①科举制②大运河③赵州桥④都江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科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3.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4.(“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开创的盛世局面之一,当时在位的皇帝是A.唐玄宗B.汉武帝C.康熙帝D.唐太宗5.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A.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B.设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C.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D.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6.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7.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8.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C.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中的“开元全盛日”在位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10.(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