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2.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筛选,因为从F2开始才出现性状分离。3.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4.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5.人工诱变只是提高了突变率,但不能确定突变方向。6.青霉素高产菌株是通过诱变育种培育的。杂交育种[自读教材·夯基础]1.过程(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2.概念、原理和应用(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原理:基因重组。(3)应用\b\lc\{\rc\(\a\vs4\al\co1(农业生产: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家畜、家禽的育种))1.杂交育种适用于哪些生物?提示: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如植物和动物。2.杂交育种是否一定要从F2开始筛选?是否一定要连续多代自交?举例说明。提示:不一定。如培育杂合子品种,可选亲本杂交得到的F1即可。[跟随名师·解疑难]1.杂交育种与单倍体育种的比较上述图中的④⑤分别表示的是配子和单倍体,Ⅰ、Ⅱ分别表示的是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根据育种目的不同可采用上述不同的育种方法。(1)培育纯合子:①培育隐性纯合子,如上图中的aabb,用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获得,两种育种方法所用时间相同,但杂交育种操作简单。②培育显性纯合子,如上图③中的AABB,经过多次自交后可获得,但所需时间长,若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所需时间为两年,育种时间较短。(2)培育杂合子: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杂种一代(图中①)作为种子直接利用,如玉米。此种方法获得的植株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等性状,但种子只能种一年。2.动、植物杂交育种的区别(1)方法:植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不能通过测交,只能通过逐代自交的方法获得;而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不通过逐代自交,而通过测交的方法进行确认后而获得。(2)实例:现有基因型为BBEE和bbee的两种植物或动物,欲培育基因型为BBee的植物或动物品种,育种过程用遗传图解表示如下:诱变育种[自读教材·夯基础]1.概念2.优点和应用(1)优点:提高突变率,短时间获得更多变异类型。(2)应用\s\up7()\s\up7()1.诱变育种适用于哪些生物?提示:可适用于各种生物。2.诱变育种是否一定能获得理想品种?为什么?提示:不一定。因为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跟随名师·解疑难]1.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育种中的应用(1)如果发生显性突变,在二倍体生物中通常第一代便会表现出来,但并不都是纯合子。特别是在异花授粉的植物中,还必须经过两次自交到第三代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2)如果发生的是隐性突变,在自花授粉植物中只需要通过自交繁殖,到第二代便会有纯合的隐性突变体分离出来,虽然数目较少,但是一经出现便可选择应用。2.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比较项目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方法杂交→自交→筛选→自交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诱变优点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上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局限性育种年限较长有利变异的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特别提醒](1)杂交育种应用于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主要是植物和动物。(2)诱变育种不仅能应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也能应用于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主要应用于植物和微生物。杂交育种过程分析[例1]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不抗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要培育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过程如下: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a,F1b,F2c,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类型。(1)这种过程叫______________育种,过程a叫________,过程b叫________。(2)过程c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矮秆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思路点拨][解析]过程a叫做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DdTt,表现型为高秆抗锈病。过程b叫做自交,目的是获取表现型为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品种(ddT_),因为此过程所得后代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