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4课西地平线上落实应用训练苏教版必修1(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惊骇(hài)垭口(yā)安谧(mì)罗布淖尔(zhuó)B.攫来(jué)混沌(tùn)物什(shí)乌烟瘴气(zhàng)C.酝酿(niàng)炫目(xuàn)贪婪(lán)成吉思汗(hàn)D.诳语(kuáng)土坯(pī)阴霾(mái)花剌(là)子模解析:A项,“淖”应读nào;B项,“沌”应读dùn;C项,“汗”应读hán。答案:D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雾蔼惊骇盘旋纹丝不动B.震撼泥棹弥漫荒凉空旷C.鬼蜮魔术炫目回光返照D.魁梧卑微瘴气焦燥不安解析:A项,蔼—霭;B项,棹—淖;D项,燥—躁。答案:C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惊世骇俗的一幕展示给我。B.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落日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知不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D.清晨行走在凤凰古城的街道上,街上的店铺大多还没有开门,青色的砖墙和石板路向着前方的亮光处延伸,让人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解析: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为褒义词,与语境不符。答案:C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那火烧云,热烈地,夸张地,灿烂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B.滑坡是指在山坡岩体或土体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一般是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等自然因素引起造成的。C.直到最后,在落日又贪婪地映照了一阵后,西边天空终于恢复了它平庸的色彩D.我不敢独享那一幕幕,所以将它诉诸于笔端,带给更多的人。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B.句式杂糅,“是由……引起造成的”改为“是……造成的”或“由……引起”。D项成分赘,将“于”去掉。答案:C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眼看见那幅大地的水墨画,我还真有些忘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②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③犁把翘翘直指云天④脚下是无际待耕的田野⑤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⑥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A.④①②⑤③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④①⑤③⑥D.④②①③⑤⑥解析:首先看见的应是“水墨画”的主体部分——“灰黑的水牛”,因此首句为②,可排除A、D;其次⑤中的“身后”与①中的“身影”照应,⑤中“另一件”是接①中的“一具”说的,另外,这两句句式一致,因此⑤应接在①的后面,可进一步排除B。答案:C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走进罗布泊高建群在人满为患的地球上,居然还有一个去处,能让人类失踪(例如彭加木),这地方就是死亡之海罗布泊;足迹踏遍中国的名山大川,无数次地与死神擦肩而过,最后,仍然没有能逃脱命运的劫数(例如余纯顺),吞没探险家的地方,也是死亡之海罗布泊。在那遥远的年代里,中国的西部有一座大洋,它的名字叫准噶尔大洋。后来,大洋浓缩成海,叫蒲昌海。再后来,大海浓缩成湖,叫罗布泊(又称罗布淖尔)。1972年尼克松访华,拿出卫星拍摄的照片,告诉中国人,罗布泊已经完全干涸,一滴水也没有了。我在罗布泊古湖盆的一个雅丹地貌下呆了13天。这13天改变了我对世界的许多看法。我感到自己经历了一次死亡和再生,好像佛家的凤凰涅槃一样。在罗布泊我悟觉了宗教产生的原因,即在凶险的大自然面前,人是如此渺小、卑微、软弱和无助,他需要寻找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慰藉自己,于是宗教产生了。我还明白了人类用5000年的时间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道德和秩序的大厦,其实是幼稚可笑的,是伪善的。在这里什么包装都不需要了,一切都被剥去外壳,只留下本质。罗布泊还让我重新估价了一些日常的思维,例如,钱在这里毫无价值;水在这里是第一需要,水在你居住的城市里,也许是两块钱(西安)或7块钱(大连)一吨这样的概念,但是在这里,它是一切。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东南岸。这座被考古学家称为沙埋的庞贝城的古城,在1900年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他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