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纲展示考情汇总备考指导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专题考查点主要集中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防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实施途径等方面以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为切入点,联系实际分析归纳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基础知识填充]历史时期人地关系采集渔猎时代依赖与崇拜自然:两者之间保持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两者之间对抗性增强,人类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已有了科学的萌芽工业革命以来征服自然:人类试图主宰自然,两者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学考真题对练]1.(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协调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应持的环境观是()A.天命论B.人类中心论C.地理环境决定论D.天人合一论答案:D2.(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地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A.采集狩猎时期B.农业时期C.工业时期D.后工业时期C[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不协调明显增强;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人地矛盾最尖锐;后工业革命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选C。]图表法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1[最新模拟快练]1.(2018·广东省学考模拟)如果你能沿着时空隧道回到人类社会早期,你会发现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主要依靠采集与狩猎为生。天空中闪电掠过,他们会吓得跑很远……关于人类社会早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动地适应环境B.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增强C.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D.人类通过使用机械加深对环境的影响A[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2018·湛江市学考模拟)读某时期某区域的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2~3题。2.上图反映的现象应发生在哪个时期()A.史前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后工业化3.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B3.C[牛耕种田反映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们的活动。该社会阶段人们开垦土地,破坏森林、草原,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4.(2018·梅州市学考模拟)在工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恶化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采集活动破坏生物多样性B.农业活动导致水土流失C.工业活动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D.烧制陶器大规模破坏土地和森林答案:C环境问题[基础知识填充]1.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表现分布产生原因危害2资源短缺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和能源短缺多为发达国家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再生速度,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捕猎、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危及人类的生存;局域性的环境问题制约经济发展,危害人体健康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乡村地区、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城市地区、发达国家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大量排放废弃物或有害物质等2.环境问题分布的地区差异(1)城市和乡村的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由于交通、工业生产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物种灭绝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①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环保意识不强;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