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一语文第四专题第21课林黛玉进贾府落实应用板块训练苏教版必修2(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絮聒(guō)敕造(chì)绾着(wǎn)遂心省力(suì)B.纨绔(zhí)两靥(yè)盥沐(guàn)放诞无礼(dàn)C.忖度(dù)阜盛(fù)瞋视(chēn)敛声屏气(bǐng)D.懵懂(měng)憨顽(hān)内帏(wéi)便宜行事(pián)解析:B.纨wán;C.度duó;D.便biàn。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摒弃否极泰来沐浴功亏一匮B.憨顽荒诞不经膏梁轩昂壮丽C.斟茶貌和神离厮混衔玉而诞D.宫绦目若秋波进羹顾盼生辉解析:A项,匮—篑;B项,梁—粱;C项,和—合。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第一个肌肤微丰……第二个削肩细腰……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________。(2)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________着三个姊妹来了。(3)天下真有这样________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4)天下无能第一,古今________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A.装饰簇拥标志不肖B.妆饰蜂拥标致不孝C.妆饰簇拥标致不肖D.装饰蜂拥标志不孝解析:妆饰:打扮;打扮出来的样子。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装饰品。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蜂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走)。标致: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标志:表明特征的记号;表明某种特征。不肖:品行不好,不成才(多用于子弟)。不孝:不孝顺;旧时父母丧事中儿子的自称。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神话中的观音菩萨云髻高耸、两耳下垂、高鼻小口、俊眼修眉、眉间吉痣、神态闲逸,体现出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B.读读《红楼梦》,走进荣国府,你才能理解什么叫侯门似海。C.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关系常常是“三日好了,两日恼了”,破镜重圆终究没成为《红楼梦》的结局。D.《红楼梦》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仅仅从《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还难以看到其庐山真面目。解析:B项,侯门似海:意为显贵人家的门庭就像海一样深,后比喻情人或好友因地位悬殊而疏远隔绝。与语境不合。C项,破镜重圆:比喻夫妻离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与语境不合。D项,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与语境不合。答案:A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虽然林黛玉在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也免不了一个凄惨的结局。B.经过王熙凤的一番安排,让林黛玉有了一个暂时的安身之处。C.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D.《红楼梦》一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露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解析: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虽然”应放在“林黛玉”之后;B项缺少主语,应删去“经过”或“让”;D项搭配不当,“揭示”与“揭露”的位置互换。答案:C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