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质检)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1~2题。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解析:土地荒漠化会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植被荒芜。答案:C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解析:西北、华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答案:A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读图,回答3~4题。3.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用水B.沙漠广布C.过度放牧D.气候干旱解析:主要是考查影响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提取有议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必须要会获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如人口增加、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土地的荒漠化,故答案选A。答案:A4.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①放弃全部耕地②合理调水③加强能源建设④恢复自然植被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是考查针对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放弃全部耕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注重经济效益的做法是错误的,排除①;加强能源建设,往往会剥离地表,加大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程度,排除③,因此答案为D。答案:D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5~6题。5.该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我国西北各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加上长期以来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等,土地荒漠化严重。答案:A6.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解析:防止土地荒漠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保护现有植被,严禁乱砍滥伐。答案:B7“.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区。(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解析:(1)“”由材料中信息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可知,弱水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内陆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2)弱水水量较为丰富的原因是祁连山冰雪面积广,冰雪融水量大。(3)人为因素主要从河流中上游用水过度、过度农垦、过度樵采等方面来分析;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4)“”“要特别注意评价和自然条”“”件这两个关键词。评价,不仅要找到该流域所在自然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方面,同时也“”要找到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自然条件则应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矿产等方面来考虑。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2)有较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3)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工程措施(设置沙障等)(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