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经济史专题2要点解析第二专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包括两课。第1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讲述的问题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下,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2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讲述甲午战争后、辛亥革命后至一战间、1927年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萎缩的史实。“岳麓版”必修(Ⅱ)中,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其中的三课。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主要讲述鸦片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引起的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如洋货涌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介绍的是洋务运动的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及至清朝灭亡前发展的情况。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讲述民族工业在辛亥革命后至一战期间,有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后来,在日伪统治下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民族工业日渐萎缩。重点知识:①洋务运动;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③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能力培养:①概括能力:概括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②分析能力:依据史实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困难的原因。难点问题:①学会从微观史实中抽象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发展特点。②理解“三座大山”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洋务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从沿海开始,逐渐解体;大量洋货凭借不平等条约保护涌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为解决清王朝面临的内外交困窘境,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2.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3.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号,开展起来。4.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工业①洋务运动的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设立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②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求富”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5.洋务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起了不小作用。①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②一定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是工业革命在中国的扩展,直接引进了西方工业化的技术、设备,促进了中国生产技术近代化。③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⑤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⑥对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起了促进作用。二.1912年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发展1.产生:①背景和条件: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然经济解体加快;外国资本主义刺激;洋务运动诱导。②部分官僚、商人、华侨、地主私人投资,兴办民族工业。③主要企业:方举赞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创办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经营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2.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20世纪初兴起收回利权运动;外国对华资本输出客观上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三.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①背景与原因: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