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地理信息系统1、23、4、5、617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的四类问题78、9、10、11、12、1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4、1516、1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为近30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总体上升幅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了()。A.RSB.GPSC.GISD.PPT2.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A.GPSB.GISC.RSD.PPT解析第1题,海平面上升的信息主要通过RS技术来获取。第2题,GIS的主要功能是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答案1.A2.B3.为监测并分析荒漠化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可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达系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遥感技术侧重于监测、获取信息,GIS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答案B我国GIS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起步,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GIS已经成为分析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据此回答4~6题。4.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与一般数据的区别主要在于()。A.强调空间位置B.强调色彩搭配C.强调时间因素D.强调地区轮廓5.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信息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A.空间信息B.数据信息C.图像信息D.综合信息6.一套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其查询、分析、模拟等操作主要基于()。A.海量的数据B.优越的硬件支持C.熟练的操作人员D.良好的显示设备解析第4题,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与一般数据的区别在于它强调空间位置。第5题,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第6题,GIS是建立在海量地理数据的基础之上的。答案4.A5.A6.AGIS是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某中学地理小组将它用于课题研究。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8.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需调用的专题图层有()。①地形图层②土壤图层③气候图层④人口图层⑤商业网点图层⑥农业图层⑦工业图层⑧城市图层⑨交通图层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⑥⑦⑧⑨D.⑤⑥⑦⑧解析第7题,根据GIS的特点可知,在该题所列的各项自然、社会、经济资料分析图中,只有贫困人口分布属于地理空间信息,因此,只有贫困人口分布图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第8题,要想分析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首先必须要有人口图层,此外,还需有反映各自然条件要素的地形图层、土壤图层、气候图层等。答案7.C8.A下图为某工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址工作流程图。读图回答9~10题。9.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工程是()。A.汽车加油站B.地下水天然下渗补给区C.大型游乐园D.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10.图示GIS处理与分析流程中,a环节所示功能为()。A.趋势分析B.叠图分析C.预测分析D.模式分析解析此图显示GIS的工作流程,采用叠图分析的方式,最终选址在低人口密度、适宜地质的非生态保护区,说明该工程可能有很强的污染性。答案9.D10.B下面甲图是林木、河流和房屋的景观图,乙图是根据甲图建立的数据模型。据此完成11~13题。11.乙图中的r表示()。A.林木B.河流C.房屋D.农田12.图中区域的林木覆盖率为()。A.90%B.20%C.10%D.30%13.可以分析处理该空间数据变化的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D.测量系统解析第11题,从数据模型各字母对应的地理事物看,r表示小河,s表示林木,h表示房屋。第12题,此数据模型将该区域分为100个单元,其中s(林木)占10个单元,即此区域林木覆盖率为10%。第13题,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处理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答案11.B12.C13.B“”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组织赛事的各个部门,成为本届马拉松赛事的一大亮点。下图为120急救指挥中心对此次马拉松比赛出救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14.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120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故地点,指挥中心要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