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种群章末检测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种群及种群特征1、4、7、9、105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2、1411、12种群增长方式6、815种群数量的波动及调节3、13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公园中的花卉B.一个牧场里的家畜C.一条河里的鱼D.一个蜂巢里的蜂解析种群是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群落(下一章将会详细介绍)则是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范围比前者大,属于较高的结构层次。选项A、B、C所指的生物因为都涉及不同种生物,因此不属于单一的种群。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选项A、B、C所指的生物也不属于群落,因为所指的生物仅是一定区域内的部分生物。答案D2.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老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306只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解析样方法往往作为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动物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本题中的方法就是标志重捕法。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68×54÷12=306只。答案B3.下图表示的是一些外源性调节因素对硅藻数量变化的影响,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下列选中项对图的解释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与硅藻数量始终呈正相关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磷和硝酸盐的含量C.提高光照强度会增加水中各种养分的含量D.光照强度的提高会促进分解者的代谢,从而使水中养分降低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水中的磷和硝酸盐含量曲线与硅藻数量曲线走势相反,那是因为硅藻需从水体中吸收磷和硝酸盐。答案B4.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出生率是会发生变化的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C.预测将来种群数量变化主要看性比率D.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解析预测将来种群发展趋势是依靠年龄结构。答案C5.“”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酵母菌的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B.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无需振荡试管C.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应当设置一个不加酵母菌的对照组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应计数小方格的内部和四条边上的酵母菌解析抽样时要做到混合均匀,这样才有代表性;本实验的因变量为酵母菌的数量,所以不加酵母菌没有实验结果;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只能计相邻两条边上的酵母菌数。答案A6.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解析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通常是有限的,由于生存空间、食物、天敌等的影响,“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终都呈S”形。在种群数量低时,生存空间、食物等比较充足,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渐增大,在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以后由于天敌增多,生存空间、食物因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变得缺乏,增长速率逐步降低,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答案D7.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①出生率、死亡率②年龄结构和性比率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④迁出和迁入数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直接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另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种群个体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结构对未来的种群密度有预测作用,性比率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出生数量大,并不意味着出生率大。答案D8.在下列情况中,种群中个体数目会呈指数增长的是()。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B.当开始环境适合于这一个物种,但后来却不适合时C.只有当捕猎者不存在时D.只有在实验室中“解析自然界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不像数学曲线那么标准,大部分是J”形或“S”形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