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习目标】1、能说出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废除、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和影响,近代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预习导学】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分别完成下列问题)(一)、新式教育的开端(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17页“新式教育的开端”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清朝沿用______的教育制度,学校以__________为教材,国家通过__________选拔人才。这样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时期,创办了___________,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____时期,创办了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____________________学府。它的创办表明中国近代______________迈出了重要一步。3、洋务派大臣__________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_____________,建立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清政府于________年宣布废除了科举制。(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18——119页“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一目内容,完成以下表格)类别姓名代表作文学美术艺术音乐【合作探究】理解运用历史——体验感悟、讨论、互动探究一、预习反馈:组内交流预习中的不明白的问题,仍不明白的由组长汇总。二、探究交流:(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假设:1903年,你正是血气方刚的读书人,面对明年(1904年)将要举行的科举考试。请回答;1、你对你的前途将作何选择?请简要说明理由。2、你对你的选择将承担怎样的压力(或付出怎样的代价)?【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北京大学的前身,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A.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翰林院D.清华大学2、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A.1905年B.1912年C.1919年D.1949年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扉的《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4、小华喜欢看鲁迅的作品,他不可能从《鲁迅全集》中看到的作品是()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孔乙己》D.《子夜》5、《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宣传了同样的主题,此主题的核心是()A.歌颂祖国山河B.宣传抗日救亡C.追求革命理想D.反对黑暗统治【拓展延伸】阅读下列材料: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著敌人的炮火,前进!冒著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请回答:(1)这是什么歌曲的歌词?其词作者是谁?(2)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指的是什么情况?(3)同学们,今天是和平年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已不复存在,《义勇军进行曲》会不会过时了呢?它还适不适合继续作为国歌呢?参考答案:一、自主学习(一)、1、明朝;四书五经;科举考试;学习西方;改革教育。2、洋务运动;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京师大学堂;国家建立的最高;中国教育改革。3、张之洞;《奏定学堂章程》;初等、中等、高等;1905(二)、类别姓名代表作文学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郭沫若历史剧《屈原》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艺术美术徐悲鸿《愚公移山》音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二、探究交流:1、第一种:我会选择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只有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才能光宗耀祖。(或第二种:我准备放弃参加科举考试,投身于商海,因为我受张謇“实业救国”观点的影响,认识到国家的贫弱落后,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使国家强大。)2、第一种:我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因为全国的读书人很多,都想通过科举考取功名,而被录取的人又很少。然而我对考取后的前途表示怀疑,因为科举考试制度已经在社会上不断受到冲击,要求废除科举考试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即使考中后也不可能得到重用。(或第二种:我将会遭到父母亲友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商业是最不被重视的行业,他们会认为我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