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学习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认识到这次战争是日本要实行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2学会通过《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掌握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3熟练掌握《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具体分析其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预习导学】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分别回答下列问题。)(一)黄海大战(阅读本框目,回答下列第1——3题)1、日本为何要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有哪些?2、为什么把这次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我们学过类似这样命名的历史事件还有哪些?3、结合课本第16页《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四次战役的名称、相关人物及影响。(二)《马关条约》4、阅读本框,熟记《马关条约》的时间、相关人物、内容及影响。【合作探究】理解运用历史——体验感悟、讨论、互动探究一、预习反馈:组内交流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仍不明白的由组长汇总。二、探究交流:(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日本是个小小岛国,却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击溃幅员辽阔的中国。这是为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教训?【达标检测】1、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2、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A.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B.与俄国签订《北京条约》C.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D.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3、近代前期,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突出表现的实质问题是()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的结局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D.落后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4、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A.2亿元B.2亿3千万元C.2亿两D.2亿3千万两5、被清政府任命为全权议和大臣,赴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是()A.魏源B.林则徐C.李鸿章D.左宗棠6、19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扩大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加大C.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内地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拓展延伸】在2014年达沃斯论坛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把当前的中日关系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和英国的关系。对此,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1894年的屈辱1894年,中日两国爆发了什么战争?写出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2)2014年的铿锵2014年3月9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在涉及日本及安倍的话题上,王毅“毫不客气”地表示:“在历史和领土进两个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如果日本某些人执意要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我相信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根据上述材料,当前阻碍中日关系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反思历史,简要谈谈你对今后中日关系的看法。参考答案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自主学习】1、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首先把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2、因为战争爆发于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故称“甲午中日战争”。类似这样命名的历史事件还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辛丑条约》的签订等。3、主要战役包括:平壤战役:中国战败;黄海海战:邓世昌等壮烈殉国,李鸿章为保派系势力,不许北洋舰队出海迎敌,结果失去黄海制海权;辽东半岛战役:中国战败,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合作探究】1、(1)台湾等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巨额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