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导学案【课程标准】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学习目标】(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2)知道聂耳的主要成就。(3)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课前预习】一、预习方法指导1、查看第17课导学案,温习阅读六字诀,并应用这种方法阅读教材进行预习。2、划书:(1)用_____线划出九一八事变的时间、经过、结果;(2)用~~~~线划出《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以及意义;(3)用====划出西安事变的时间以及和平解决的意义。3、实验班在“微课/测试”中写下你的疑问;非实验班在导学案“我的疑问”处写下你预习后存在的疑问、希望了解的内容。二、自主学习(一)九一八事变材料一: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策,并分析由此导致了什么后果。政策:后果:(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各有什么表现。表现:(二)不朽的民族战歌阅读P87页,找出聂耳的主要就和《义勇军进行曲》的意义,并在书上画出来。(三)西安事变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什么事变?(2)张、杨发动这一事变的原因是什么?原因:(3)事件发生后,中共提出了什么解决方针?中共的出发点是什么?方针:出发点:三、预习检测1.“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你知道2015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多少周年吗(C)A.75年B.80年C.84年D.90年2.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建有纪念馆,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该馆应建在(B)A.大连B.沈阳C.哈尔滨D.长春3、二战中,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其实早在二战爆发之前,中国就已经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它的标志事件是(A)A、九一八事变B、双十二事变C、七七事变D、双十事变4.“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D)A.华东地区B.华北地区C.平津地区D.东北地区5.“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激发中国人民抗战意志的民族战歌,便会联想到当时年仅22岁的曲作者(C)A、冼星海B、陈天华C、聂耳D、田汉6.79年前,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参与发动的事件是(A)A、西安事变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我的疑问【课堂探究】材料一:张学良在1936年12月13日说:“我们这次举动,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民族!”“如蒋委员长能放弃过去主张,,毅然主持抗日工作,,我们马上绝对拥护他服从他!那时,甚至他对我们这次行动,认为是叛变而惩处我们,我们绝对坦然接受,因为我们所争的是主张,只要主张能行通,目的能达到,其他均非所计。”这样的目的,就决定了张、杨是不会杀掉蒋介石的。材料二:西安事变后社会各界的态度:苏联和中国共产党:苏联虽指责张学良,但又坚决主张事变“迅速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则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力争实现和平的前途,提出了和平解决事变的主张,并于15日通电南京政府,19日又通电全国,对张、杨行动从道义上首先给予支持。英美和国民党亲英美派:事变爆发后,英国、美国为保护其在华利益,不希望中国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希望事变和平解决。由于事变后南京国民党政府陷入明争暗斗的混乱之中,为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