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电阻一.课堂导学活动14.1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1)器材:干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等(2)在右方框内画出电路图(3)实验中改变电流的方法有:①;②(4)观察或可知电流的变化。(5)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因素有:①;②知识点1:电阻1.电阻表示。导体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符号:;电路符号:2.单位:1MΩ=kΩ=Ω。相邻单位换算进制是。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活动14.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猜想与假设: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2)思考与设计:①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比较电阻大小的②实验研究方法:法。③对照课本如图器材外,还需哪些器材:④在上面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⑤进行实验:ABCD对照课本实验步骤说出:研究材料对电阻影响,应选择的导体是、;研究长度对电阻影响,应选择的导体是、;研究粗细对电阻影响,应选择的导体是、(3)实验结论: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和有关,还与导体的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知识点2: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1.导体:。如:、、2.绝缘体:。如:、、3.半导体:。如:、、。4.超导体:。阅读P105,应用举例:。二.课堂反馈1.如图,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活动中,回答几个问题:(1)请将电路连接完整;(2)实验中通过观察或来判断电流的大小。若灯泡变暗,说明电流。也说明AB间接入的金属丝电阻。(3)除了在AB间更换不同的金属丝,你还有何办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2.就导电性能来说,金属的导电性能一般比非金属(选填“强或弱);有些元素如硅、锗等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常称作。某些物质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会变成零,这就是现象。3.10Ω=KΩ=MΩ;30MΩ=Ω=KΩAB金属丝4.如图所示,先用导线把电源、灯泡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塑料线、玻璃棒、瓷棒等接到M、N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是[]A.铅笔芯B.塑料线C.玻璃棒D.瓷棒5.下列措施中,不能改变导体电阻大小的是()A.改变导体的长度B.改变导体的材料C.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D.改变导体在电路中连接的位置6.如图,电源电压不变,Rt为一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现在Rt上擦一些酒精后,热敏电阻的温度会(升高或降低),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或变小)。7.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采用了“法”。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实验中所用导体的相关物理量的记录:(1)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两根导体;(2)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用两根导体。(3)若选用A、B两根导体,可研究对导体电阻的影响。三.课后检测1.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铝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导线的电阻大B.细导线的电阻大C.长度相同,粗导线的电阻大D.粗细相同,长导线的电阻大SRL图12(甲)ABA2.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明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它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其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3.在(1)铁、(2)玻璃、(3)大地、(4)橡胶、(5)人体、(6)纯水、(7)盐水、(8)瓷棒、(9)铅笔芯、(10)糖水、(11)食用油、(12)酱油、(13)醋中,属于导体的是;属于绝缘体的是(填序号)。4.小明设计了如图12(甲)所示的电路图,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的实验,在A、B间接入下表中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U恒定,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电阻丝用电阻符号表示):序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1锰铜合金丝LS2镍铬合金丝LS3镍铬合金丝L2S4镍铬合金丝2LS(1)小明应选择序号为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实验采用的方法叫。(2)他正确选择后,将电阻丝分别接入A、B间,闭合开关,观察或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同量程,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大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一次接入的电阻丝阻值(填“较大”或“较小”)。5.在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截成两段后分别接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