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智力成果也受保护导学案课堂目标导航1.懂得公民的财产还包括精神产品,了解中学生也有著作、发明和专利。2.提高法制意识,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课前预习方案○说一说: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公民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填一填:公民的财产还包括精神产品,如,著作权、专利权、发明权等。我们自己的一篇小作文、一个小发明、一次图画作业、一首随意编写的歌词,都属于精神产品,都具有著作权,都应受法律的保护。○查一查:什么是“绿书签行动”?2011年“绿书签行动”的主题和目的是什么?“绿书签行动”是围绕迎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开展的一个年度主题宣传行动,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开展4年,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绿书签行动2011”的宣传主题是“拒绝盗版,做诚信公民”。希望通过发放绿书签、签名加入“绿书签行动”、集中销毁盗版制品、在网络上传递绿书签等形式,传递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同心协力营造绿色文化环境的心愿。今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二十周年,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务院组织实施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正在深入推进,因此“绿书签行动2011”具有特殊的意义。课堂导学方案【与法有约】生:学习活动2011年春晚,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一首翻唱自汪峰的《春天里》打动亿万观众,采访邀约纷至沓来,商演价格也一路飙升。就在这个“草根组合”摇身一变成为明星时,他们却接到汪峰电话,明确告知以后在任何场合下禁止演唱《春天里》。消息传来学习方法:1.注意阅读教材中的信息平台;2.联系身边的生活进行思考;3.关注社会热点案例来理解。引发了微博热议。你认为汪峰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想一想,然后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师:教学建议1.采用一个维护智力成果权的热点新闻(如,2011年,清华大学两次将广西知识产权局推上法院;2011年7月1日,热播电视剧《凤穿牡丹》遭遇网络侵权一审获赔1.8万)导入。2.引导和组织学生交流和认识:我们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3.点评,然后小结:可以说,今天我们每个人的智力成果都受法律的保护,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都可以依法维权。【走进教材】生:学习活动教材上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以下两点:1.智力成果的内容。2.我们也有智力成果权。师: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案例来自学教材,归纳观点。2.喊学生回答,要求同学评价,教师最后补充。3.师生共同探究:著作、专利、发明就是名人、伟人的事吗?◎小贴士:No.1一定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联系近年来发生的维护智力成果权的热点事件(如,明星小沈阳的维权故事)来探究哦!No.2观点提示不是,今天,我们自己的一篇小作文、一个小发明、一次图画作业、一首随意编写的歌词,都属于精神产品,都具有著作权,都应受法律的保护。所以,中学生一定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感悟生活】问题探究:著作、专利、发明就是名人、伟人的事吗?生:学习活动我做法官:目前在市面上发行的一套《中学生课外名著必读》受到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喜欢,其中收录的中外名篇佳作成为学生的文学启蒙教材。据了解,这套书中收录了《女神》、《子夜》、《家》、《骆驼祥子》、《雷雨》、《巴黎圣母院》、《童年》等名作,但是负责出版发行的中国社会出版社事前却并未和这些作家或他们的家人打招呼,就擅自出版了作品,也没有付稿酬。2011年3月,巴金以及已故作家老舍、曹禺等的家人向中国社会出版社和负责印书的顺义富各庄福利印刷厂提出了公开道歉以及每人两万元到7万元的诉讼请求。假如你是法官,请你思考:巴金以及已故作家老舍、曹禺等的家人的起诉请求合法吗?他们能否得到补偿?我的判决结果我的理由师:教学建议1.由教师提供一个侵犯著作权的典型案例或选取课本中侵犯著作权的案例,让学生做一回小法官,认真分析和判决,并在全班感悟、交流、分享!2.“感悟”提示:(1)我的判决结果:巴金以及已故作家老舍、曹禺等的家人的起诉请求合法。(2)我的理由:负责出版发行的中国社会出版社事前却并未和这些作家或他们的家人打招呼,就擅自出版了作品,也没有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