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总说明22.设计基本资料33.计算过程………44.计算结果分析与结论51、计算总说明1.1计算目的与要求施工单位对充(吹)填砂取样实验,充(吹)填砂的内摩擦角与原设计计算采用的数值有差异,需用施工单位现场的实验数值对围堰边坡稳定计算进行复核。表1充(吹)填砂施工单位实验数值序号名称粘聚力kPa水下摩擦角(。)水上摩擦角(。)d(mm)851实验1016242.82实验2017222.23实验3017222.34实验4018221.15实验5019232.86原设计值018200.2根据充(吹)填砂施工单位实验数值,充(吹)填砂采用水下摩擦角16°,水上摩擦角20°进行边坡稳定复核。由于东、西岸围堰设计断面一致,基础均为中、粗砂,可以采用东、西岸围堰最大断面进行复核,即东岸围堰6-6断面。1.2主要计算原则和方法从受力性能上说,袋装砂实质上是一种加筋土坝。计算采用瑞典圆弧法。计算采用北京理正边坡稳定分析软件6.0版,边坡稳定分析采用凝聚力Cp模型计算。RC=「p2S式中,J—拟凝聚力,Rf—单位厚度土工合成材料试样(纵向)中筋材的极限抗拉强度;S——土工合成材料层间距;K——被动土压力系数。yp单位厚度土工合成材料试样(纵向)中筋材的极限抗拉强度为30kn。施工时,根据实际水位,水上土工合成材料层间距为0.7m,水下土工合成材料层间距0.5m,为简化计算,水上、水下土工合成材料层间距均按0.7m计。砂的内摩擦角水上水下统一按16度计。Cp=30*1.33/2*0.7=28.5kpa。1.3主要计算内容根据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抗滑稳定计算分为正常运用条件和非常运用条件。正常运用条件计算工况如下:1)临水侧为设计洪水位和防洪高水位,稳定渗流期的背水侧堤坡的稳定;2)设计洪水位和防洪高水位骤降期,临水侧堤坡的稳定。非常运用条件计算工况包括:1)施工期的堤坡稳定;2)多年平均水位时遭遇地震的堤坡稳定。由于堰基基本没有淤泥质类软土以及施工期堰身内外水位基本平衡,故不进行施工期的边坡稳定验算。本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W度,不进行地震时的堰坡稳定分析。因此,仅计算正常运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堰身断面情况选取典型断面进行围堰抗滑稳定分析计算。依据SL/T225-98《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规定,土工织物与土之间的摩擦角屮sg可取土料内摩擦角屮的2/3。2设计计算基本资料2.1相关规程规范SL303-200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L/T225-98《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2.2计算所采用的原始资料从受力性能上说,袋装砂实质上是一种加筋土坝。由于土工管袋筋材的布设,改变了土体不能受拉的性能,因此,达到增加围堰整体及局部稳定性的目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确定筋材的加筋作用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证明:加筋砂试验与无加筋砂试验的破坏包络线基本平行,即其内摩擦角近似相等,两者的凝聚力不同。基于此理论,加筋材料的加筋效果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凝聚力Cp。我们可以把工程上通行的圆弧滑动法移植到袋装砂围堰的稳定性计算中来。参数见表1、表2。表1计算参数表序号名称粘聚力kPa摩擦角(。)湿容重kN/m3饱和容重kN/m31土工织物充填袋28.5水上20水下161719.02吹填砂0水上20水下181619.03粘土38.3/35(水下)20.61819.52.3参考文献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应用手册》表2岩土参数建议值一览表岩土编号及名称密度天然含水量孔隙上匕直接快剪固结快剪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变形模量渗透系数基床系数水平抗力系数水上休止角水下休止角粘聚力内摩擦角粘聚力内摩擦角Pwecca1-2串-2EOk水平垂直(g/cm3)(%)(kPa)(°)(kPa)(°)(MPa)(cm/s)MPamMPatoMPa血(°)(°)①1素填土1.806170.173.291614②粉质粘土1.9230.10.84235.213.80.394.772.40x10650*③细砂1.9023.0*0.675*30*0.1412.53.42x10-341402034*32⑤粗砂1.9025*0.70*——32*0.1313.435*5.62x10-24946253432⑥砾砂1.9525*0.549——35*0.179.340*1.20x10-160522540*35*3、计算过程本次计算采用理正岩土边坡稳定计算软件6.0计算简图控制参数采用规范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计算工期稳定渗流期计算目标安全系数计算滑裂面形状圆弧滑动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