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突知识培训第一节防突规章制度一、生产矿井必须设立专门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部门责任制。防突机构应由专人具体负责,配足人员,保持队伍稳定。二、生产矿井必须认真编报瓦斯地质图和防突预测图。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和新水平第一次揭开所有煤层,必须在石门距被揭煤层20m前编制专门防突设计,报集团公司审批。三、突出煤层开采必须坚持以区域治理为主,局部治理相结合,以非突出煤层保护突出煤层,强化抽采的技术原则。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必须开采保护层;无保护层开采条件的,采用穿层孔、顺层孔预抽突出煤层瓦斯。保护层开采,采空区不得留有煤(岩)柱,特殊情况需留煤(岩)柱时,必须经集团公司批准。四、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必须编制“四位一体〃专门的防突措施,地质构造异常带、瓦斯涌出异常带、应力集中带必须编制专门具有针对的防突措施,距离突出煤层法距小于20m的掘进巷道,要制定防止误穿煤层的防突措施。第二节煤与瓦斯突出基础知识一、煤与瓦斯突出的定义煤与瓦斯突出采掘过程中,在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在极短的时间内,破碎的煤与瓦斯由煤体内突然抛向采掘空间的异常动力现象。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破坏巷道、设备、系统,冲击伤人、煤流埋人,瓦斯造成人员窒息,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延误生产等。四、煤与瓦斯突出的分类按动力现象的力学特征分为:突出、倾出、压出五、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一般规律1、突出发生在一定的采掘深度上,并随开采深度增加,危险性加大。2、突出煤层的突出危险区域呈带状分布。3、突出与构造关系密切。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附近,如断层、褶曲、扭转和火成岩侵入区。大构造控制煤层突出分布,小构造往往是突出位置最显著的地质标志。4、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最大,突出煤层上山掘进比下山掘进危险。5、大多数突出发生在放炮和风镐落煤过程。采矿应力集中、片帮或冒顶也容易诱导突出。6、突出具有延期性,延迟的时间由几分钟到十几小时,它的危害性更大。六、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1、有声预兆:顶板来压,支架劈裂声,掉渣声,煤壁发生震动,从煤体深部发出煤炮声。2、无声预兆:瓦斯涌出异常,瓦斯忽大忽小,打钻喷瓦斯、喷煤等。煤层紊乱,煤厚、倾角急变,见断层等。感觉迎头变冷。迎头出现“黑烟”现象。突出煤层的鉴定:1、煤层有瓦斯动力现象的2、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突出的;3、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0.74MPa的瓦斯动力现象如发生冒顶、片帮、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等现象,在这些现象中还伴随有瓦斯的参与或瓦斯的明显变化,就可以称作是瓦斯动力现象。鉴定方法:1、在进行突出煤层鉴定时,如果有瓦斯动力现象而且根据其特征判断该动力现象属于煤与瓦斯突出,应直接鉴定为突出煤层。2、如果该煤层尚没有发现瓦斯动力现象,或者发生了瓦斯动力现象,但根据其特征等情况尚不足以判断其属于煤与瓦斯突出还是属于冒顶等其他类别,就使用单项指标临界值法。破坏类型IIIIVV6:III7:III瓦斯放散初速度Ap$104034坚固性系数fW0.500.340.38瓦斯压力P/MPa$0.74MPa1.151.10第三节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实践中,我国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突措施,称为“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一、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防突措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防突工作的指导思想: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区域:范围较大,可以是一个工作面,多个工作面甚至一个采区。局部:范围较小,掘进工作面内或采煤工作面内。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突出危险性预测:一般根据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的方法。由有资质机构单位测瓦斯压力或者瓦斯含量。当瓦斯压力大于(P)0.74MPa,瓦斯含量(W)大于8m3/T时视为突出危险区,反之瓦斯压力小于(P)0.74MPa,瓦斯含量(W)小于8m3/T时视为无突出危险区。目前文家坝一矿对6、7#煤层进行鉴定,其6#煤层瓦斯压力大于(P)1.15MPa,瓦斯含量(W)14.45m3/T;7#煤层瓦斯压力大于(P)1.10MPa,瓦斯含量(W)9.45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