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说课:跨越式跳高VIP免费

说课:跨越式跳高_第1页
1/16
说课:跨越式跳高_第2页
2/16
说课:跨越式跳高_第3页
3/16
水平四八年级第五课时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难点五、教学手段六、教学设计七、教学构思八、效果预测九、场地器材说课流程教材分析•1、跨越式跳高具有发展弹跳力,提高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锻炼身体的作用,是初中阶段体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2、跨越式跳高虽是一项较为简单的跳跃技术,但要正确掌握,一方面有赖于学生的力量、速度和协调能力等素质,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多样化、趣味化,注意教学内容的规范性、有效性和竞争性。•3、跨越式跳高本年段学习目标:学会全程助跑丈量步点的方法、改进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动作,提高起跳效果;掌握正确过杆技术,了解比赛规则和比赛方法。因此在教学单元计划中设计为6课时:多种形式的跳跃练习、助跑与丈量步点的方法、改进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动作、掌握正确的过杆和落地技术、全程助跑的跨越式跳高技术、考核课。•4、本次课为第5次课:全程助跑的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学情分析1、初二学生身体处在快速增长时期,这阶段思维敏捷,模仿能强,体能恢复快,有很强的求知欲、表现欲,在教学中应给与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将会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但由于个体差异大,独生子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相对偏弱,练习时间无法长时间集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既要鼓励素质好的大胆创新学习,又要考虑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引导他们掌握技术的同时树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结构,并积极参与跨越式跳高的学习和练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相互合作,自主学习。•2、技能目标:90%以上的学生能完成一定高度的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身体的灵敏协调能力。30%以上学生动作协调,且能跨越一定的高度。•3、情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在尝试跨越式跳高过程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自尊和自信,培养勇于竞争,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体育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2、难点:正确的起跳技术充分向上腾起良好的起跳效果教法与学法1、讲解和示范法:利用挂图讲解和示范动作,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及做法。2、分解与完整法:将完整技术进行分解练习,使学生体会各个环节的动作要领,然后逐提高要求,最后完整掌握动作技术。3、图像法:利用视频、实录等形式使学生建立正确技术动作概念。(根据条件)4、分组分类法: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完成教材的教学目标。5、分层练习法:设置不同的高度,让学生去挑战,提高练习的趣味性。6、教学比赛法:教师组织学挑战不同高度的练习,提高练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过程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考勤。2、教师宣布本节课内容、任务、要求。3、队列练习:在音伴下持棒队列练习,通过体操棒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本部分作好准备。4、棒操练习:在音伴下完成棒操组合动作。5、专项练习:利用体操棒进行双脚跳、单脚跳、助跑与起跳等练习。基本部分•1、讲解与示范:由于跨越式跳高较简单,所以先让学生自己练习1-2次,然后找1-2名做的较好的学生示范,教师对照挂图总结指导,做完整示范,然后再分组进行练习。•2、自主体验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基础,尝试跨越横杆,起跳高度自定,完成练习3到4次。部分弱势可用橡皮筋代替杆或过斜杆来完成任务。基本部分•3、纠正错误: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个别错误个别纠正,普遍错误集体纠正。要使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技术与技能,并且经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程度。针对主要问题,交流改进方法。•4、分组分类练习:(1)学困生练习:建立完整动作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2)普通生练习:熟悉、巩固提高技术,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自信。(3)优秀生练习:进一步提高技术,以点带面,共同发展。基本部分•5、分层挑战练习:在一个高度连续跳过了3-4次可以升入下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说课:跨越式跳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