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济宁学院附小王娜娜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93——94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画图整理信息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的解决问题过程,理解并学会“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基本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大课间吗?生:喜欢!师:快来看,大课间开始了!(出示快乐大课间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图中小朋友们正在做什么?生:转呼啦圈。师:下面这三个小朋友说了什么?生: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设计意图:以学生每天都要参加的课间操的情境图引入,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分析解决“几倍多几”的问题。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师:你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师:你提的问题真棒!谁愿意把这个问题完整的读给大家听?生(读题)师: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题意,我们可以用圆片摆一摆(出示课件中摆圆片的过程),由于用圆片来摆比较的麻烦还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我们来整理题目的信息和问题吗?生(想办法)师:一般可以用线段图整理题目的信息和问题。所以我们先用一条线段表示一年级的人数,再用一条线段表示二年级的人数(板书线段图)线段图画完了,谁能说说这个线段图表示的意思?生:这个线段图表示的意思是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得2倍多5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师:你说的真棒!掌声送给他,谁还能再说说。生(说)师:你说的真完整,掌声也送给他,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师:请认真观察这个线段图,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包括哪几部分?生:包括一年级人数的2倍和多的5人。师:对,怎样求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生:18×2=36(人)36+5=41(人)(板书:18×2=36(人)36+5=41(人))师:18×2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一年级人数的2倍是多少?师:36+5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师:要求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生:先求一年级人数的2倍是多少,再求二年级的人数。师:谁还会说?生(说)师:同桌之间说一说。师: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41人(板书“答”)18×2表示一年级人数的2倍,也就是18的2倍。36+5是18的2倍再加上5是41,也就是说比18的2倍多5的数是41。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板书课题: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请孩子们用这个知识解决下面这道题目吧!谁愿意把题目读给大家听?设计意图:出示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运用之前学生学习的摆圆片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让学生主动发现运用摆圆片的方法整理信息比较麻烦,从而由圆片转化成简单的线段图,这样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有利于学生分析数学故事中的数量关系。三、分析解决“几倍少几”的问题。(一)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师:真棒!刚才转呼啦圈的有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小朋友,三年级的小朋友也来凑热闹了,下面这三个小朋友又说了什么?(出示信息图)生: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师:你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师:我们先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信息和问题,先用一条线段表示一年级人数的18人,再用一条线段表示三年级的人数(展示线段图)。谁能说说这个线段图表示的意思?生: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求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师:怎样求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生:18×3=54(人)54-2=52(人)师:(板书:18×3=54(人)54-2=52(人))18×3表示什么意思?生:18×3表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