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严俗话说:“严师出高徒。”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是否也是如此呢?严父严母出高材生?首先需要家庭教育的归属问题。三字经里说过: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其实没能教育好孩子是父亲的过错吗?不是的,这是父母两个人的过错。孩子的教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不是任何一方单独的责任。要知道这孩子是爸爸的孩子,而不是妈妈的孩子,或者说是妈妈的孩子,而不是爸爸的孩子,事实上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此刻,作为家长的你,问一下自己孩子的家长会都是谁参加的?其实家长会就应该爸爸妈妈都参加,总是由其中一方参加不好,而应该这次爸爸去,下次妈妈去,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大家都不要错失,双方都应该要参与孩子的教育问题。其次需要了解一个案例。大学里有个同学疯狂打游戏,有一天晚上,居然把电脑收起来了,拿出了书本在桌子上,一问原来是因为他家长要来了,为了摆出一副好好努力学习的状态,父母管教严厉就是让孩子摆出虚假的状态。在寝室里打电话就是两种状态,跟妈妈打电话是吼的,跟爸爸打电话总是细声细语的。从这个案例可以发现这位同学家教严谨产生出一种可怕的状态,在自己获得自由的时候疯狂打游戏,这既是一种发泄,也是一种获得自由后大声宣告自由的方式。但是对待父母的态度截然不同,厌烦了妈妈的唠叨,却对父亲产生了畏惧之感,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威胁。最后如何让家庭教育做到严。从小对孩子的严,有利于让孩子重视第一次失误,第一次说谎,第一次打人,第一次无理取闹……这让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今后的人生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这种严又是需要尺度的要从小对孩子严格把关,但不能让孩子失去欢乐的童年;要从小对孩子严格把关但不能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要从小对孩子严格把关,但不能让孩子失去自主能力;要从小对孩子严格把关,但不能让孩子失去人生的自由。把握好度,拿捏好分寸,注意说话和教育的方式,注意教育的场合和口吻,不能让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家长对孩子的爱犹如细沙漫于日常点滴中,家长对孩子的严犹如肥料洒于孩子成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