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第四次党代会调研文章适应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加快农村政治发展和文化整合在学习了XX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赣州在未来五年中要跨越发展,转型发展,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作为一名乡镇文化宣传干部,天天面对农村、农民、农业,使我想到了农村经济改革和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对农村政治发展和文化整合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加快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调整农村社区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化解农村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不同理念之间的磨擦和冲突,整合农村社区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在思想上、政策上、体制上、目标上形成较为一致的政治认同,不仅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是新形势下巩固工农联盟和国家政权的重要任务。一、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及其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以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引发了农村政治、文化及其整个社会结构一系列的深刻变革。农村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向现代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转型的过程。在总体上,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和社会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一些发达的农村社区,居住条件集镇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向我们展示出未来农村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但与此同时,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中的社会问题也大量显示出来。村级集体经济滑坡、债务加剧;基层行政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流失;宗教、家族等非正式组织的势力抬头;社会治安问题形势严峻;还有诸如农民的价值观念问题、道德问题,农村教育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些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问题纠合在一起,加大了农村社区控制的难度,干部和群众双方都有一股怨气,并呈扩大漫延之势。农村经济可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越来越多地受到政治因素和不良社会情绪的制约。第1页共10页1、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阶段性变化。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的标志性变化,表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农产品供求关系和供求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全面短缺走向结构性和地区性相对过剩。(2)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全国工业化加快了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开始被打破;与此同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就业总量下降到50%以下。(3)农业增长方式和资源配臵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劳动力和土地贡献作用不断减弱,资本和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显著上升。(4)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即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区域化、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分配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5)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加强。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0美元以上,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到20%以下,农业部门从业比重下降到50%以下,城市化水平达30%。这一系列指标表明我国已初步实现工业化,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农村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这些重大变化,又是在国内经济转轨和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经济结构转型,一方面引发了乡村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大裂变,市场观念、经营观念、核算、竞争、信誉、平等、自主、效益、人才、契约、法制等等全新的观念和人格在经过裂变的阵痛后逐渐生长出来;另一方面又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新问题,农村干群都有一种焦躁的情绪。这种状况不仅对基层政府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对政治体系建立在传统价值观念上的权威及基层政权治理农村社区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2、农村基层政治权力结构正在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农村自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后,从根本上改造了乡村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方式,结束了旧中国农村社会一盘散沙的局面。这一体制在借助经济和行政力量控制乡村社区的同时,也将党政群团等组织引入乡村。这一格局摧毁和压抑了乡村宗法组织势力。另外,在农村社区,强烈的意识形态,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形成了第2页共10页一种超强度的政治氛围。加上公社的准军事化行动和超强度的劳动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