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XXX科2015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图1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成员名单4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及个案管理员职责5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病种目录6科室临床路径年度工作计划7科室临床路径表单、入径标准、患者知情告知书8科室临床路径监测指标9月小结、季、年度汇总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01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02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03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0第一季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04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05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06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0第二季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17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18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19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1第三季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110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111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212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2第四季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2年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12临床路径管理培训记录13医务部医疗台账督查反馈表14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图一、院内各科室开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二、各科室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根据本院现有的医疗资源情况,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参照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文件,筛选并确定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并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三、设立组织,加强督导。在院长、业务副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通过医疗、护理、医技、药学等相关科室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关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质控科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及信息上报。四、质量控制,统计,评估改进(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1.诊断明确;2.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3.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合并症。(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科室应及时收集、记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根据实施效果评价,及时调整病种、修订文本、优化路径。(三)科室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需将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0日内再住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医院感染率、手术部位感染率、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医务部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要进行疗效、费用及成本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评估,并进行监控。(四)临床路径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1.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2.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5.加强危重患者和围手术期患者管理;6.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五、各临床科室要高度重视临床路径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细化工作方案,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建立信息报送工作制度,每月由科室个案管理员对本科室完成的临床路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并按时上报至医务部,切实落实工作责任,保证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六、临床路径一般应按以下流程实施:(一)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科室个案管理员和科室临床专家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入径患者必须履行知情同意,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服务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