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内容摘要: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家长往往会重视幼儿的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对孩子品德的教育,使得一些聪明的孩子入学以后的发展并不理想,甚至一些关键年龄阶段、关键问题上出现差错,所以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应充分利用多方位的资源、运用各种途径加强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本文章从三个方面谈了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方法,并把各种方法运用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各项活动当中,使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热爱家人、尊老爱幼、诚实、有礼貌等等优良品德,为幼儿以后品德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品德教育、日常生活、示范作用、家园互动桥一提到早期教育,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怎样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提高孩子的各项技能,使孩子更聪明,而常忽视了对孩子尤其是在幼儿期的品德教育。幼儿期开始就应进行正确合理的品德教育,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教育。事实证明,许多聪明的孩子入学以后的发展并不理想,甚至一些关键年龄阶段、关键问题上出了差错,走上歧途。所以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对家庭社会及个人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理”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幼儿年龄小,认知范围窄,其态度、习惯、个性都处在奠定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最佳时期,我们要利用多方位的资源,注意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扩大幼儿的道德认识,培养丰富健康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锻炼坚强的道德意志。如何来做好德育这项工作呢?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一、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天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假如德育工作跟不上,很轻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德育工作。1、利用节日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在每年传统的节日里,我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都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爱阿姨、爱奶奶的教育:节前,老师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日期,同时,要求每个幼儿在家了解妈妈、阿姨、奶奶的辛苦,从中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尊敬阿姨们的情感。节日当天,小朋友亲手为妈妈进行打扮,还用语言表达了对妈妈的祝福和热爱之情。节后,教师要求幼儿在家为妈妈、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请家长把孩子做的好事记录下来,大家拿回来一起交流,在孩子之间起到榜样和鼓励的作用。在活动过程中,使幼儿懂得了尊敬妈妈等长辈,并且明白了表达感情要付之行动的道理。“十•一”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结合亲子活动,设计了“制作五星红旗”的主题活动。通过对我们的国旗的制作过程,知道了国旗对于我们的意义使幼儿萌发了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敬老节”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强化幼儿对老人的敬爱之情。每次我国有重大事情发生时我们组织幼儿观看电视,着重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要适时对幼儿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文明礼貌、遵守集体规范的养成教育。比如,幼儿在课间玩玩具时,为争夺玩具发生争吵,这时教师就根据情况适时进行团结礼貌的教育,主动认错的教育,互相谦让的教育,讲文明的教育;发现玩具散乱,要教育孩子有良好的收拾物品的生活习惯,玩完玩具,要教育孩子养成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在睡眠、进餐时,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教育孩子睡觉时不影响别人、睡姿要正确、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饭后漱口、便后洗手的良好生活习惯;针对家长反映的孩子买零食情况,教育孩子不乱花钱、吃零食对身体不好的教育。当发现幼儿有拔小草或揪小花的行为时,要对孩子进行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总之,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应该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促幼儿良好品德的尽快形成。3、在室内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讲故事、念唱儿歌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对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