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雷锋精神与思想道德培养一、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意义第一,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灵魂。在《雷锋日记》中,“党”、“祖国”、“社会主义”是出现最多的词语,这是雷锋不懈奋斗的方向所在,也是他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处以国家、民族和集体的利益为重的理想追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激烈碰撞,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极易受到思想上的冲击,导致理想信念的模糊化和边缘化。因此,挖掘雷锋精神中蕴含的理想信念因子,通过弘扬雷锋精神重树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显得十分必要。第二,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本质内涵。雷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默默无闻地做利民、惠民的小事,雷锋用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这种奉献精神正是雷锋精神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本质内涵,是对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提出的明确要求。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服务祖国,无私奉献社会,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第三,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体现了雷锋作为一个劳动者踏踏实实做人的态度和准则,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根本要求。在22年的短暂人生中,雷锋从事过多种岗位,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发扬“钉子”精神,勤学善思,精益求精,自觉将爱岗敬业与报效国家和社会的崇高理想结合在一起,进而发展成为立志成才、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懈追求。这种优良品质和革命意志,在平凡之中见伟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正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要求。第四,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体现了雷锋永不自满的谦虚品格和永不停歇的进步意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时代特征。只有高小毕业的雷锋,自立、自强,勤奋、第1页共4页进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并把它运用于本职工作中。他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勇于探索的工作态度,不断追求卓越,这种创新精神对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也构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不可或缺的时代特征。第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极具特色的内容。雷锋出身贫苦,他深知生活的艰辛。因而,他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在工作上他总是向积极性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总是向水平低的同志看齐,把点点滴滴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支援国家建设,用于帮助他人解决困难,以苦为荣,以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当前,缺乏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学生贪图享乐,不愿过“苦日子”,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有的不愿从事必要的体力劳动,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学习上缺乏钻研和拼搏精神,投机取巧,剽窃抄袭,考试作弊……这些问题都是与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不相符合的,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二、雷锋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途径第一,将雷锋精神融入课堂教育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将雷锋精神的内容融入其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我们的任课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解决当前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一要走近雷锋。向大学生说清楚雷锋精神的核心要素是什么,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在哪里,让真正的“雷锋”走进大学生心里。二要重视铸魂。向学生阐述雷锋精神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辉,充满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光辉,让我们的同学明白雷锋就是这“三种光辉”的人格化。三要结合现实。在授课过程中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要善于运用大量的事例说话,让同学们明白雷锋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