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金融发展对贸易影响一、绪论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一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国际贸易是催生这种经济态势的重要因素。以商品和服务跨国交易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全球范围内行使着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各国利用各自的禀赋进行生产,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大大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与此同时,20世纪后期的发展也是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时期,资金的全球流动为代表的金融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业本身也成为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代的研究中kletzer和bardrdhan(1987)针对金融与贸易的关系展开详细研究,成为该领域的重大突破。kletzer和bardhan在两国、两部门、两要素的均衡模型基础上,仍然采用标准的heckscher-ohlin-vanek(h-o-v)模型的基本假设,将金融因素加入到了模型中,为研究金融发展与贸易模式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的实证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模型的基本结论为信贷市场的不完美和国内金融机构合同实施能力的差别成为两国形成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相类似,研究的主要结论是金融发展对贸易开放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影响的方式、影响的类型由于选取样本、计量方法的差异,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代表性的研究包括:rajan和zingales(1998),blackburn和hung(1998),levine(2000),beck(2002),do和levchenko(2004,2007),manova(2005)等。在随后的研究中,rajan和zingales(1988)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会对企业融资成本的产生影响,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国家企业融资成本较低,有利于发展外部融资需求较大的行业,而外部融资需求大的行业。beck(2002)在rajan和zingales(1998)的研究逻辑上增加了一个步骤,即不同资金需求的行业其贸易特征也有差别,那么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国家,融资需求高的行业出口份第1页共5页额也会更高。国内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晚,以国外的理论为基础,针对中国问题做出实证验证。包群和阳佳余(2008)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贷款期限结构三个角度衡量金融发展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的影响,发现金融规模相对于金融效率的影响程度要略小一些,而贷款期限结构并未对贸易产生显著影响。徐建军和王浩瀚(2008)利用广义据估计的方法,发现我国金融规模对贸易依存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地域看,东部地区的金融规模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其后,汪浩瀚和徐娟(20XX)也得到类似的结论。目前我国的研究中对金融发展的测量指标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主要从金融规模角度出发,而对金融效率、金融结构的考量不够。本文将就用更全面的指标进行分析。二、指标与模型的选择1、指标的选择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金融规模本文主要采用银行信贷总额占地区总产值的比率来度量我国总体和地区的金融规模(beck(2002)、do和levchenko(2004)、李青原等(20XX))。金融结构的指标选择证券市场融资总额占总体融资规模(证券市场融资总额+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金融效率的指标选择储蓄转化率(地区贷款总额/地区存款总额)(周国富等(2007))。贸易开放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出口依存度,以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度量(beck(2002)、do和levchenko(2004))。为消除经济因素的影响,这里将选取常规的反映经济基础指标,同时借鉴zhangjun等(2007)、guariglia和poncet(2008)等文章。选择gdp(ln(地区总产值))、gov(地方财政支出/地区总产值)、rel(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地区总产值)、eco_s(1-(国企员工/从业人员))。2、数据来源本文选取1978-20XX年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8》、《中国金融年鉴》1986-20XX、《中国统计年鉴》等年鉴资料,wind数据库、锐思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等数据库资料。第2页共5页3、模型选择由前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发现,对于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之间的影响关系,前人的研究表明,两者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本文选取的变量较多且序列相关性较大,传统的多元线性...